新桃園余天真、伍家園伍蓮好、關家農場關四齊、司徒偉文家住巷內老屋不似另外幾個同學的家長開農場養雞賣雞蛋,都是操台山話的四邑人,等候美洲那邊的親戚申請團聚移民成功,趕去金山。早在民國初年,買下鄧姓土地發展天水圍,設聯德公司經營水產乾貨行銷南北美洲趙氏,後人包括上一代社會聞人趙不弱,近年長龍店華嫂冰室女主人趙麗旋。
老村清貧歲月外姓人,除以上四邑人士,還有:
操潮汕話幾家Nan佬(打冷的冷?)開設米鋪、中醫藥房(包括林大輝的父親、祖父。)
儂來儂去吳儂軟語,不理來自南京、蘇北、蘇州、杭州、寧波、浦東、浦西、崇明島統統稱上海人,熟稔叫浦東佬。打個比喻、杜爸爸在荃灣任職紗廠(例如南豐),杜媽媽帶着孩子住在鄉間,租金便宜,賃個冰箱賣汽水,糖果餅乾零食做點小生意……還有背景相同、同聲同氣婦女在店子內趁魚市買菜乘機搓個小麻將,收水亦是一門幫家生意。
跟不同方言鄰居小孩經常玩在一塊,幾句江浙話、潮汕話勉強曉聽。台山話無端端耳熟能詳,後來到外面上課,那年頭北美老華僑,誰個不是四邑人?竹升同學除英語只識台山話,他們父母、祖父母至喜歡我:蓋個佬Doy講Hoy山話個唻……
童年往事潛移默化,江浙、潮汕、四邑人、事、物,尤其歷史文化、旅遊美食特別上心。過年前聚集一大伙同學朋友到潮汕遊走吃喝三天兩夜,大眾玩得開心,老追問下一程?
好,就去自己比較熟悉四邑中的台山與開平,諗起赤水鄉間以台山絲苗煲出道道地地黃鱔飯,口水啊……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