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補選的結果對非親共陣營來說,應是皆大歡喜。楊岳橋當選,守住立法會關鍵一席;梁天琦取得6.6萬票,得票率達15.3%,見證激進本土派力量的壯大。但今次是單議席單票制選舉,楊岳橋獲傳統泛民政團一致支持,梁天琦則吸盡激進本土派票源,這種策略難以在9月立法會選舉中複製。屆時,無論傳統泛民政團,或激進本土派、青年世代政團,都可能要面對四分五裂的情況,再度爆發抗爭路線之爭。
梁天琦為新東補選帶來的衝擊,不只是選舉策略的轉變,更是政治理念、抗爭路線的轉變。為守住立法會關鍵一席,非親共陣營發動了顧全大局、反暴力的輿論攻勢。這種策略對確保新東補選一席不落入親共陣營,有其必要性,但是,「抗爭無底線」在某種程度上也被妖魔化,政府暴力與抗爭暴力的界線被模糊,在選舉塵埃落定後,有必要重新釐清。
梁天琦的「抗爭無底線」說,受到最多抨擊的一是勇武抗爭、二是記者被襲是抗爭的沙石。但是,鮮有輿論關注梁天琦對「抗爭無底線」的詮釋:「我們抗爭無底線,但不代表無原則。無底線的意思是,因應當時嘅情况,乜嘢代價都可以付出,原則就係對等武力原則。」這個詮釋同樣不夠清晰,包括要守的底線或原則是甚麼?對等武力又是甚麼?如果本土民主前線或梁天琦要參加9月立法會選舉,相信有需要對公眾作出更清晰的說明。
不過,筆者覺得,公眾同樣有需要思考抗爭的底線在哪裏?首先,這不是光譴責暴力就可以取代的,更不該混淆暴政與暴力的因果。張曉明把旺角騷亂說成是激進分離組織有恐怖傾向的暴亂,不只是故意混淆國際視聽,也是旨在掩飾他和梁振英狼狽為奸、把「一國兩制」推向萬劫不復之地的罪愆。「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中共的這句口號對香港而言並未過時,而且,哪裏的壓迫越重,哪裏的反抗就越強烈。隨着中共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原則的破壞越來越肆無忌憚,港人的抗爭越來越激烈已是必然趨勢。
不能以無辜市民的生命作抗爭
其二,輿論不能籠統地指摘暴力抗爭,而要區分暴力產生的原因和針對的對象,一如李怡所說:「我們在道德上不能把施暴的暴力與抗暴的暴力不作區別地譴責。」針對平民的暴力,何時何地都應受到譴責,都應堅決反對,但在示威中為對抗當局暴力鎮壓而採取有限度的自衞反擊和武力對抗,則不能一概而論,否則與中共、梁振英的指控如何區分?與中共官方喉舌的炮轟如何區分?
其三,中共對香港的壓榨,與中共高層的貪腐一樣已無底線可言。但是,港人的抗爭,即使升高到暴力抗爭,也不能失去底線。一如梁天琦所言,無底線指的是抗爭中可以付出任何代價,而不是沒有原則。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不能以無辜市民的生命、財產作為抗爭的工具,否則就淪為千夫所指的恐怖分子,而不是抗爭者。
其四,現時面對中共和梁振英政府的壓榨,議會抗爭和街頭抗爭同樣重要,激進本土派與青年世代有不少人傾向於街頭抗爭多些,這種抗爭路線、策略的分歧,如果形成合力,可以為港人爭取更多的抗爭成果,但如果變成內訌,則會淪為中共統戰的突破口或攻擊民主派的突破口,讓9月份的立法會選舉陷入危機。多些理解、多些尊重,少些團體利益計算、少些相互指摘,也應是抗爭者應守的底線。
(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