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研交叉捐腎 病人家庭互換器官 縮輪候時間

醫管局研交叉捐腎 
病人家庭互換器官 縮輪候時間

【本報訊】本港目前有近2,500名病人等候器官移植,但去年僅得129人獲遺體器官移植,過去數月多名病人因等不及移植而過世。食物及衞生局承認捐贈率不理想,今年會大力宣傳簽署器官捐贈登記名冊。醫院管理局亦會研究腎臟活體交叉捐贈,即兩家庭互捐器官,冀縮短輪候移植時間。
記者︰嚴敏慧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昨出席香港移植學會活動後透露,今年會加強器官移植服務,早前已放寬癌症死亡病人捐贈眼角膜限制。現時每年約有一萬名因不同癌症去世病人,以往全不獲安排捐贈器官,但眼角膜其實無血管,不受癌細胞影響,故癌症病人可捐眼角膜。現時本港有逾370名病人正輪候眼角膜移植,但去年捐贈個案僅260多宗,張預料將來可升至每年逾300宗,4至5年內將輪候人數縮至個位數。
至於一直最多人輪候的腎臟移植,現時正等候病人多達1,941人,但去年只有66宗屍腎移植,15宗活體腎移植,絕大部份人正以洗血或洗腹續命。張偉麟指當局正研究推行腎臟活體交叉捐贈,即正等候腎移植病人有親人想捐腎,但驗查後發現不脗合,可由醫院配對與另一個同樣情況家庭互相捐腎,過去公立醫院曾有一宗先例,但屬個別個案。

涉倫理及操作問題

不過,交叉捐腎牽涉倫理和操作問題,如目前器官捐贈不允許陌生人活體捐贈,非親屬捐器官亦要通過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審批,當局冀今年下半年由醫管局倫理委員會討論及諮詢公眾。被問到可增加多少宗活體腎移植個案,張坦言是想「幫得到一個得一個」。
香港移植學會前會長周嘉歡醫生則指,英、美、韓等國已有交叉捐贈制度,美國曾進行一次連結30名病人及家屬的交叉捐贈創舉,但若在香港推行,相信要同時進行兩組共4名病人的手術,避免有人臨時不捐腎。
食衞局長高永文則指衞生署2008年設立器官損贈冊至今有19萬人登記,佔整體人口很少比例,該局副局長陳肇始將率領工作小組年內推出大型宣傳活動,推動更多人登記;當局亦正就強制捐贈器官立法進行研究,預計今年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