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夫婦是一對早年移居美國的上海僑胞,退休後生活無憂,不幸往內地旅遊時陳太突然中風,回港入住威爾斯醫院,經過治療後情況稍為穩定,便送到沙田醫院接受康復治療。
一般護理院舍不接受有氣管造口的病人,兼且陳太的氣管造口每天仍然有大量的痰涎咳出。經過整個團隊商議,最終決定替陳太申請輪候療養院舍的宿位。本來以為要等上一或兩年時間,卻在3個月內奇蹟似的有位。在陳先生眼中,太太正逐漸康復中,因為現在的陳太清醒的時間多了,眼睛會隨着護理人員的身影而轉動,耳朵會偷偷聽着護理人員和陳生的對話。
偶然我們在床邊閒聊說笑,陳太也會嘴角上揚,咧嘴一笑。如果現在接受療養院舍的宿位,變相等於放棄康復治療,但拒絕轉院,又害怕失去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在港沒有家人或親友可以商討,於是我透過社工得到了陳先生同意,以朋友的身份,陪他一起前往視察環境,給予相關的專業知識,解除他心裏的疑慮,亦可以在心理上支援。
最後陳先生接受了這個療養宿位,兩星期後在我的協助下,懷着感激和不捨的心情,陪伴着太太離開了沙田醫院。陳太轉院差不多有4個多月。我曾兩度探訪他們,雖然路途實在遙遠,卻從沒猶豫。因為能夠看見夫婦倆一切安好,沒有埋怨,積極地共同面對生命中的苦難,這就是我的回報。
撰文:沙田醫院內科
及老人科資深護師潘來珠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