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捐款 - 左丁山

美國大學捐款 - 左丁山

香港8間大學與美國的州立大學,基本上同是公共大學,由納稅人支持,以政府撥款為主,學生學費為輔。大學資助委員會現每年撥款179億港元多一點給八大,以7.8計,相等於23億美元。
與美國怎麼比較?據美國網上資料,2015年全美各大學總共獲得總捐款(不計政府撥款)高達40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美國大學數以百計,其中20間,已佔了總捐款的29%,共115億6千萬美元,可見大學之間,貧富懸殊得厲害。第一名捐款最多的是史丹福,有16億3千萬,第二哈佛,10億5千萬,第三南加大,6億5千3百萬,第四三藩市加大,6億零8百萬,其他是康奈爾、約翰霍普金斯、哥倫比亞、普林斯頓、西北、賓夕凡尼亞、UCLA、杜克、華盛頓、芝加哥、耶魯、紐約、MIT、密之根、聖母、柏克萊,都是耳熟能詳的名校。
史丹福獲得的捐款,遙遙領先,並不稀奇,矽谷的IT富豪,不少是史丹福校友,校友發財捐贈母校,在美國是慣常事,最近一位著名創業基金主席Michael Moritz與太太便捐贈芝加哥大學(太太的母校)五千萬美元,用作低收入家庭學生的獎學金,另一位私募基金主席Robert Smith捐贈康奈爾5千萬美元,而Jonathan Nelson捐贈布朗大學2千5百萬美元。
美國新一代、舊一代富豪(按:哈佛、耶魯、史丹福皆為捐款人的姓氏)捐款給大學,自有傳統,而且出手豪爽。私立精英大學資源多、銀紙多,自然負擔得起聘請一流學者,設置一流科技研究設施,吸引精英尖子入讀,這些尖子日後在華爾街發達、矽谷發財,又不嗇回饋母校,踴躍捐贈,相形之下,公立州立大學便比較缺乏同樣的條件;上述20間得捐贈最多大學之中,只有四間是公立大學,即UCLA、UCSF、柏克萊和密芝根,前三者顯然都是矽谷發達的得益者。相形之下,香港本地大學的資源十分落後於人,但是政府與財政司司長還是不願意為大學捐款提供新一輪的十億港元配對基金,實在眼光短淺。中國內地的大學也是全靠政府撥款,平民捐款不成比例,看美國精英大學富甲全球,便知道美國的軟實力從何而來,為何全世界科技精英都往美國跑,拿到綠咭便甘心留美,為美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