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杖應與手肘成90度

行山杖應與手肘成90度

【本報訊】行山杖是不少膝痛人士的常用行山裝備,註冊物理治療師謝達暉表示,行山杖有助減低下肢壓力,適合有膝痛舊患者,或預防膝部受傷。但要留意行山杖高度因人而異,調校方法十分簡單,先站在平地,握着行山杖的手握及穿上手繩,行山杖的長度應與手肘屈曲成80至90度,便是最適合自己的行山杖高度。
謝指,上落山時要適當調校行山杖高度,上山時要縮短行山杖,以便利用上臂的肌力協助上山。落山時要將行山杖調校長一些,避免行山杖因太短,令身體傾前,增加跌倒風險。調校時取決於在平路所量度的長度,例如行平路的行山杖高度為145厘米,落山便嘗試調校到150厘米。

側身落山減膝負荷

膝痛者在康復期間行山,應選路程較短、樓梯較少的行程如青衣家樂徑、塔門及山頂等。行「細級」樓梯比「大級」好,可減低屈膝角度及對膝部壓力。謝建議側身落山,可減輕膝部負荷。行山前做足熱身及伸展運動,可減低受傷風險。一旦膝痛發作,最好先休息5至10分鐘,使用按摩膏輕揉患處,待痛楚減少後,選擇最近的撤退路線,避免勉強完成行程。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