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重力波的幽靈 - TC

What we are reading:重力波的幽靈 - TC

猴年初四半夜,LIGO千人科學家團隊宣佈已錄得源自雙黑洞合併的重力波。科學人的新春話題自然不離大吉大利的大發現。親友要求用人話講解之餘不免暗忖,世道如此,在本土政治以至全球暖化近憂遠慮的當下,重力波吹皺一池春水,有何實用。
天體學家Krauss說,沒有人問畢加索為甚麼繪畫,莫扎特為甚麼寫交響樂。在重力波轉成的一瞬音頻中,科學人亦聽到宇宙密語的美。但我只能告訴親友,重力波只是時空的漣渏,愛因斯坦對自己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亦半信半疑;測量儀器所需的精度,猶如彎弓對準4光年外的半人馬A星上的一根髮絲。相比之下,登月只憑大半世紀前的技術,實在容易。科學家七十年代籌劃以鐳射干涉儀尋找重力波之時已知道,這是以一生為代價的功業,即使幸運成功,唯一的回報只是與千人團隊共享榮譽。
社會學教授Harry Collins畢生關注重力波的探索,並自1994年LIGO開始建造時取得團隊的信任,取得閱讀全部內部文件和通訊紀錄以及參與會議的特權。他的兩本著作《Gravity’s Shadow》及《Gravity’s Ghost and Big Dog》(下稱《GGBD》)覆蓋至2010年底,是科學史上最深入的現場實錄。
去年9月重新啟用前數天LIGO已錄得編號GW20150914的重力波。鋪天蓋地的報道中,沒有提及在11份副論文中發表的LVT20151012:一個未達統計強度要求,但有84%機會是另一個雙黑洞合併重力波的訊號,Collins筆下的「重力波幽靈」。
同文並預測,未來兩次提升後可望錄得數十個重力波。本來天外來客絡繹不絕,但在今次提升之前,LIGO 只望走運錄到最強的訊號,最重要的任務是作好準備,一旦訊號來到時,團隊能分辨出來。《GGBD》透過 2007和2009兩年兩次錄得疑似重力波的經過,讓讀者深入現場,不但徹底明白科學原理,更認識到現代大數據科學罕為人知的多元面相,特別是團隊合作的社會科學特質已改寫科學本義,例如論文標題的遣辭用字,在「觀察」和「錄得」或「證據」和「直接證據」之間,已牽涉科學史和哲學問題。當物理需要以投票定案之時,社會學已正式介入。
數十年來,教授見盡不為外人道的艱難和堅持,自此「每遇絕望或蠢事,重力波物理社群的典範總能令我重燃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信心。」這個歷時數十年的千人大歷險的價值,也許在於「正直不阿的科學能提供好榜樣,教我們如何存活及如何作判斷」。
儘管Collins一心為LIGO著史,細節可能太詳盡,在重力波成為事實之際,科學迷值得重溫《GGBD》的曲折離奇,但可跳過團隊的對話。

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