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只買滙豐不買樓 - 何熊輝

樓市風雲:只買滙豐不買樓 - 何熊輝

香港一直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故港人對股市的鍾愛程度,一直不下於樓市,不過要股不要樓的人,始終不是主流投資者的一貫做法。對於一般港人而言,仍多是揸樓為主,炒股為次,至於長揸股不買樓的投資者,回報率想要勝過揸樓,郤又比想像中困難。
新春期間,筆者跟一個股壇老手傾談投資之道,他娓娓道來過去二十多年以來,九成以上資金只買滙豐控股(005)。他的買法是季季買,買了之後就長揸不放,至於每季所收了的股息,他以股代息,藉此不斷增持該股。因此其持股量不斷複式增長。
一直以來,滙控派息穩步增長,長收息又好似不錯。該位投資者直至2008年間,持有滙控數目已達20萬股,以當時最高股價計,市值約2,600萬元。不過好景不常,2008年金融海嘯後,滙控股價由高位約130元直插。當時曾有一段時間,每日以10元幅度下跌。
筆者跟該名投資者算一算,20萬股滙控,每跌10元,即損失200萬元市值,約等於當時一間400呎單位市值。當時滙控股價最低跌約八成至約30餘元,同期樓價也跌了三成,相比之下,賬面損失少得多。2008年至今,樓價彈升一倍多,滙控今日又回復當年價位,當年2,600萬物業今日值約5,000多萬元,同樣市值滙控,今日市值少於1,000萬元,高下立見。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