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賽速度越來越高,對球員體能的要求自是不斷增加,全場緊迫的踢法漸成各大歐洲勁旅主流,如巴塞隆拿、皇家馬德里及拜仁慕尼黑等頂級隊伍,他們在比賽中要做主導的同時,亦務求力阻對手有反擊的機會,以免防線受壓。於是失去控球時,便會立即採取全方位緊迫,以最短時間內重奪控球權。
最近重拾羅馬教鞭的史巴列堤也積極希望羅馬以這種踢法與對手抗衡。在意甲還好,一旦出戰歐聯,面對實力更強的皇馬便要交學費了!筆者並非批評,相反他們勇於嘗試,也製造不少具威脅的攻勢,值得一讚。落敗只因球員質素不及對方個別主力,相信假以時日,羅馬定能使球迷眼前一亮。
然而由於這種踢法對球員體能要求甚高,因此,「王子」托迪(右)的出場機會將更少了。有報道指托迪因為出場時間不足,感到不被尊重而與史巴列堤鬧翻。事實上,球員屆三十歲末仍可發揮重要作用真的不易。多年來,年長球員以舒寧咸給筆者最深刻印象,他當年代表韋斯咸打入英足盃決賽時已屆四十,是最年長出戰該項決賽的球員。當屆以後,他多踢兩季至42歲才於高車士打掛靴。此外,日本國寶三浦之良亦教人敬佩,現年49歲仍在綠茵場上馳騁,並且成為全球最年長的職業球員。
雖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球場乃英雄地,球會經營是門生意,「歲月不留人」的更多呢!
劉健基
有線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