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立法會補選明日揭盅。由於這個議席關乎泛民能否守住立法會分組點票否決權,傳統泛民政黨早前罕有地摒棄門戶之見,齊齊為楊岳橋站台,顯示齊齊守住立法會、守護香港的決心。雖然有民調顯示,楊岳橋的支持度輕微領先,但面對中聯辦的強力部署和動員,楊岳橋隨時會高票落敗,讓張曉明、梁振英可以向北京邀功請賞。
中聯辦授意 民建聯爭第三席
守住立法會關鍵一席,是守住議事規則、守住泛民拉布阻擋梁振英政府為所欲為機會的需要,也是力抗中聯辦作為香港第二支管治隊伍公然侵犯港人治港權利的需要。不論從候選人背景、言行去觀察,還是從明日的投票動員去觀察,不難發現中聯辦在新東補選問題上霸氣側漏,也就不難明白為甚麼為了不讓張曉明、梁振英一逞所願,選民有需要把更多的票投給楊岳橋。
其一,近年香港每次選舉,親共政團的幕後操盤人無一不是中聯辦。在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中,民建聯已在新界東奪得兩席,而同屬親共陣營的工聯會葉偉明得到24,458票、獨立參選的方國珊得到24,594票,比贏得最後一席的范國威所得28,621票,相距甚微。今次新東補選,民建聯如果基於同他親共政團、人士合作的需要,理應禮讓,但在中聯辦授意下,擺出強勢豪奪第三席的架勢,空降東涌區議員周浩鼎參選。可以說,周浩鼎的輸贏,不是他個人或民建聯的輸贏,而是張曉明和中聯辦的輸贏。
周浩鼎一直避答是否撐梁振英連任問題,與其說是怕得罪梁振英,不如說是怕得罪幕後操盤的中聯辦。中紀委年初向港澳辦派駐紀檢組,同時兼管港澳兩個中聯辦,無論肅貪還是追究港澳工作失誤的政治責任,恐怕都令張曉明、梁振英難以安寢。從政改方案被否決,到本土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煥異彩,如果加上周浩鼎落敗,張、梁能否再逃過北京問責?
其二,對大年初一的旺角衝突事件,梁振英說是暴亂,張曉明說是少數激進分離勢力、帶有恐怖傾向的暴亂。周浩鼎如果只是跟隨梁振英、張曉明的口風倒也罷了,但他還要攻擊義助被捕者的楊岳橋,更有一班梁粉、中共外圍組織持續向法官施壓,令新東補選的勝敗也關乎能否守住香港法治。
選民增七萬 動員力決定勝負
1998年,台灣藝人白冰冰在高雄市長選舉期間,製作錄影帶,控訴曾擔任殺人兇手辯護律師的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不是好人,不是壞人,而根本不是人」。錄影帶被國民黨廣為散佈,結果惹人反感,反助謝長廷勝選。這正正說明,無論被捕者是否犯法、兇手最終受何刑罰,其司法權利都應得到保障,這是律師應有之義。香港人維護法治的決心相信不會弱於台灣人,豈會盲信張曉明、梁振英、周浩鼎的言論,豈可受其言論影響而分化,豈能不投票給義助學生、義助街坊的律師楊岳橋?
其三,今次新東補選的登記選民約為94萬,比2012年多出近7萬。從去年區議會選舉的結果來看,過往新增選民越多、投票率越高,對泛民候選人越有利的慣例已被打破。一方面,全港30歲以下登記選民有61.8萬人,新增2萬人,而56至70歲的登記選民共有100.3萬人,新增21.5萬人。中聯辦的部署、戰鬥力躍然紙上。另一方面,雖然年輕首投族湧出令本土派、青年世代候選人戰績輝煌,但中聯辦針對泛民名人「斬首式」的部署也大獲成功,這種部署對同樣為單議席單票制選舉的新東補選來說,無疑同樣具大殺傷力,最後的動員能力將決定選舉勝負。
由於中聯辦、親共陣營能動員的長者票、晨運票多在投票早段投出,又會在最後時段不惜人拉車載作最後衝刺,泛民支持者如果發現早段投票異常偏高,或者夜間投票車增多,就更應提高警覺,呼籲更多同路人投票,並且集中票源,莫讓親共陣營坐收漁翁之利,莫讓張曉明、梁振英再笑騎騎上北京邀功請賞。
(新東補選候選人還有劉志成、黃成智、梁思豪、方國珊和梁天琦)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