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16-2017】
【本報訊】全長4.7公里的中九龍幹線被揭發造價暴升逾3倍,由2002年預計約100億元飆升至437億元,每公里平均造價達92億元,最快2016至2017年度展開。
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直斥是大白象,「用黃金鋪都鋪到出嚟!」路政署解釋100億元只屬初步估算,其後有優化設計及加設新設施。翻查新年度的預算案,8項工程共額外預留了425億元新款項。
被指報大數避追加撥款
有傳媒昨日報道中九龍幹線造價過去14年間急升了337億元,政府被質疑報大數,以逃避超支後難以追加撥款。路政署解釋,2002年6月粗略估計建造費用約100億元,後來因為優化了設計及加設新設施,以符合最新的消防、環境保護、樓宇安全及技術要求,加強地區環境美化及保育古蹟工作;加上價格調整及整體市況變動,影響了建造費用的估算。
署方重申,財政預算案的中九龍幹線437億元造價只屬初步估算,在確定建造費用的估算後,會適時就工程項目的撥款建議諮詢立法會,並向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馮檢基指數年前官員介紹中九龍幹線時,一直無提及造價急升,認為效益成疑。
另外,將軍澳—藍田隧道工程造價去年是82億元,今年急升至150億元。土木工程拓展署解釋,82億元是以2013年9月價格計算,150億元則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
至於港府多項工程也超出預算,重置運輸署驗車中心往青衣,造價由前年20億元,急升至29億元,上升四成半;粉嶺皇后山發展基礎設施工程造價在1年內急升兩成半;新圍污水處理廠改善工程、啟德發展計劃均有同類問題,綜合8項工程,較原來預算多出425億元。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