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商台做後期工作時,就見過卓韻芝,她那時候還是個小肥妹。幾年後我再回到商台工作,把我的小說《全職殺手》改編成廣播劇,同時被俞琤邀請擔任主持後,便與同是商台主持的卓韻芝正式認識,而她那時候也變苗條了。
自變得苗條後,卓韻芝的衣着也開始特別暴露和奇怪。因此在開例會時,我都避免坐在她後面,因為她總是沒戴bra、穿着完全露出後背的服裝,在辦公椅上搖來晃去,讓人尷尬得不知該把視線放到哪裏去,就只好一直看着自己的腳尖。後來有次跟她一起錄廣告,她告訴我,其實她一點都不介意男人注視她的身材,尤其她減肥成功後,這時我才比較放鬆下來。
創意澎湃但又很跳躍
認識卓韻芝已經超過二十年,也一起合作過寫劇本,她給我的感覺,固然是創意澎湃,但同時又一直很跳躍,無法停在一個事情上(這個我很了解,但作為同樣有此毛病的人去評價別人,總算是一種自我反省),因此她總是做着許多不同的東西,但又沒有一個事情是能延續下去的。尤其離開商台後,她都是東一塊西一塊的做創作,有次她還告訴我,希望練跳舞,然後成為一位歌手。
我們碰面的時間不多,但每次坐下來,都會說着彼此的未來計劃,但不管我們提出的計劃是甚麼,其實都只是想脫離目前身處的狀況和環境。大概我們就像《怪誕城之夜》裏的城中首腦Jack一樣,老是想些奇怪的未來方向,但在下一次見面時,原來說過的已經不存在,又在說別的事情了。
跟過去的有點不一樣
春節前,找了個時間跟卓韻芝小聚。大概也差不多兩年沒見了。見面時,她送了她的新書《宿墨傷筆》給我。想來寫作總算是她從沒有隔斷過的一個事情。
跟她見面後兩天,我要到北海道二世古,於是把她的新書帶往同行。在機上讀着,突然發現這個卓韻芝好像跟過去有點不一樣,她沒跟你分享甚麼大道理,只是談着她對走路、收拾房間和身體健康的一些看法。過去的卓韻芝是不會對這些題目感興趣的,即使寫,也一定會延伸出一些古怪觀點。因為她喜歡比較搶眼球(雖然大多中文翻譯詞我都不喜歡,但這個eye-catching的直譯,確實廉價得來又有點趣味)的話題。
明顯轉變的兩個可能
在《宿墨傷筆》的行文和題目中,卓韻芝好像找到了內心的一個平衡,不再像芝See菇Bi階段般去追求浮誇和霎眼嬌,而更願意沉澱到生命的另一個重要時刻。雖然我沒有很系統地去讀她的散文集,但基本全都看過,我認為《宿墨傷筆》算是她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尤其喜歡其中一篇《失戀因為枕頭軟》的文章。文中她談到情緒和身體的關係,許多時候我們心理上的問題,其實都能從中醫角度去解釋︰
經年抑鬱、思想困惑
一般認為︰我抑鬱症,這是我的性格,尼采說得對,世界沒希望。
實情:陽氣不足、缺乏運動。(身體狀況為主要因素,請由整頓生活開始)
經常發脾氣
一般認為︰這是我的性格,我燥底。
實情:氣滯、脾虛肝乘。
發惡夢或睡眠失寧
一般認為:我失戀。我壓力大。
實情:上火、熱氣、肝鬱、枕頭不合、床鋪不潔、睡房太光、睡房太吵。
我從沒想過這些東西會出自卓韻芝筆下,看來她真是有點成長,早已不是當日的芝See菇Bi了。
許多時候成長都是一個漸進過程,很難看到有個標誌性的東西。但《宿墨傷筆》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看到了一個人的明顯轉變。這樣只有兩個可能,要不被鬼上身,不然就真的是個人成長。你見過成長了的卓韻芝嗎?我見過,我真的見過。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