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專訪:勿讓500呎綁住青春

去年專訪:勿讓500呎綁住青春

【本報訊】曹仁超在《信報》專欄一直主力財經評論,他患病後曾受訪,卻希望港人記住「不要再用錢去衡量成功與否」,並寄語年輕人勿讓買樓綁住青春,並就2014年佔領運動表態,指同情學生,但認為行動效益有限。

曹仁超上月與財經界名人共晉午餐。互聯網

談佔領 籲勿卸責年輕人

去年5月網媒「灼見名家」刊登曹的一篇專訪,引述他指香港教育普及、卻出不了Google或facebook,因港人的夢是買樓,「成功帶來失敗,因為地產商太成功、太能賺錢,致令很多企業都失敗了。而他們佔據着大部份資源,他們不搞,香港沒有剩餘的資源可以搞創新」。他並指「最可悲的是香港人最大願望是買樓收租,包括大學生,所以我經常寄語年輕人,不要讓500呎綁住你的青春」。
對於佔領運動,曹指除了影響部份零售、飲食及酒店業外,接近無影響,籲社會不要將責任推卸給年輕人。相關報道在網絡上瘋傳,曹後來曾表示該訪問約在2014年底進行。事實上,早在2014年中、社會熱議佔中之際,曹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慨嘆無論是他、抑或是年輕人的可見將來,香港都未必可得到真正民主,並告誡年輕人以民主為理想,就要作好犧牲準備,因真正民主的代價除了汗水,還有血和眼淚。
■記者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