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盛行,標榜每日只需10分鐘,就可極速將體能耗盡,從而燒脂,速度較跑步、游泳等帶氧運動更快之餘,更可鍛煉厚實肌肉。專家指,雖然絕大部份運動猝死個案源自帶氧運動,但無氧訓練、器械運動等也會令心肌脹大,雖未至休克或猝死,但有機會誘發隱性心臟病,提醒市民一旦感到頭暈、胸口翳悶、呼吸困難,必須暫停運動,稍事休息。
網絡流傳的HIIT方法,聲稱以短時間內進行多組的肌肉爆發動作,例如彈跳、俯撐等,以達到鍛煉結實肌肉、提升心肺機能目的,亦可讓身體在運動後24小時,產生所謂「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繼續燃燒脂肪。
強度高 心跳急上升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HIIT與一般的器械訓練均屬無氧運動;但因為HIIT的強度極高,並會在短時間心跳頻率上升至接近比賽的水平,有機會令心肌脹大,阻塞心臟將血液供往身體其他部位,從而誘發冠心病等隱性心臟病。
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亦稱,進行無氧運動期間要注意呼吸,不應閉氣,否則易令血壓急劇上升,或短暫腦部缺氧。他提醒,完成一組無氧運動後,應原地踏步,讓心跳隨身體機能放緩,才繼續下一組動作。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