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車增四泊位 下月遴選

美食車增四泊位 下月遴選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去年提出引進美食車概念,引起社會熱烈討論。今年財政預算案再度着墨美食車,選址觀塘海濱及黃大仙廟前廣場各添兩個泊位,令總泊位由12個增至16個,冀豐富本地飲食文化。
消息指,今次美食車泊位新增地點不止服務旅客,本地人同樣是目標群眾,又指政府正草擬申請文件,預計下月中會邀請有與趣人士參加遴選,但絕非價高者得,而是要考慮創意及食物質素,並邀得名廚把關。

不設60萬元入場門檻

消息人士強調,只要取得食物製造廠及特別用途車輛牌照即可參加,並不設60萬元入場門檻,「邊有人會買架新車嚟做?」
自稱首個本地美食車建造者溫少基表示,歡迎政府增加泊位,但認為港府對美食車限制多、門檻高,指定排放標準達歐盟五期車輛,出售食物又要經烹飪比賽決定,令店主無法因應實際情況改變銷售食品種類,認為無法取代小販角色,「唔好話美食車60萬入場費,6萬小販都唔做」。
曾提出民間美食車方案的聯區小販發展平台、撐基層墟市聯盟等5個團體發聲明,稱曾俊華無接納提案令人失望,認為現行美食車方案只有集團或企業得益,要求當局盡快回應重發大牌檔及小販牌的訴求。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