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俊華預告經濟將轉差,但預算來年政府的開支和收入均有增長,其中基建開支取代教育成為最大開支項目,最大收入來源就依然是利得稅。政府預料來年有113億元盈餘,但由於未來幾年有醫療改革和退休保障合共800億元非經常開支,2018至2020年或會錄得赤字。
受累醫改及退保開支
政府最新預算來年總收入4,983億元,比本年度修訂預算4,570億元總收入升9%,以1,381億元的利得稅為最大單項收入,佔總收入27.7%;其次是佔13.45%的地價收入,有670億元,不過就比去年的預算少30億元;投資收入更較去年預算大幅減少54%至207億元。
開支方面,來年總開支達4,869億元,其中3,475億元為經常開支,上升6.7%。基建超越了教育成為最大開支項目,大增100億元,至858億元,佔總支出17.62%;教育、醫療、社福等經常開支均有增長,只有環境和食物方面的開支減少19億元。
政府預測未來兩年均可保持113億至138億元不等的盈餘,但由於已分別預留了300億及500億元,在未來4年推展醫改和退保工作,預料在2018至2019、2019至2020年度會先後錄得290億及225億元赤字;政府強調有關開支屬非經常性,預期2020至2021年度即可轉虧為盈。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