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打擊 陷盈利危機歐銀風暴 今年累瀉兩成

負利率打擊 陷盈利危機
歐銀風暴 今年累瀉兩成

【本報綜合報道】歐洲銀行股前周紛紛下挫,為環球市場掀起一陣陣狂瀾。有不少分析指出,前周歐洲銀行股股價劇烈波動是受情緒驅動,而非受基本因素影響。然而,若以更長遠眼光去看待,歐洲銀行股由年初至本周二累積下跌約22%,背後根源是歐洲銀行業已成為當地經濟鏈上的薄弱環節。

前周,歐洲銀行股大幅波動,當中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更是置身於暴風眼之中,該行股票及債券於上周一開始遭受瘋狂拋售。同時,瑞信、美銀美林及摩根士丹利等銀行股亦大跌。在2月8日至2月9日,富時歐洲第一300銀行指數兩日累跌9.2%,標普500銀行指數累跌3.3%。
對於是次歐洲銀行股風暴,不少分析認為是由市場恐慌情緒引起。不過,若追溯至今年初,歐洲銀行股早已節節下挫。今年初至本周二為止,標普500指數累跌6%,該指數中的銀行股累跌17.8%。同期,富時歐洲第一300指數累跌10.3%,而富時歐洲第一300銀行指數累跌21.8%。可見,今年以來,歐美銀行股遠遠「跑輸大市」,而歐洲銀行股跌幅略大於美國銀行股。另外,德銀年初至本周二累跌約32.4%。
以更長時間比較,歐洲銀行股差勁的表現更明顯,歐美銀行股仍未從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中復原。2007年7月2日至本周二為止,標指累漲27.8%,但美國銀行股累跌50.2%。同一時期,富時歐洲第一300指數累跌19.7%,而該指數中的銀行股則累跌70.9%。

規管新例大削盈利能力

雖然歐洲銀行業不會遭遇如2008年金融海嘯般的危機,但就某些方面而言,其目前面對的困境恐怕更惡劣,因已陷入慢性盈利危機。慢性盈利危機導致歐洲銀行不可能建立勉強足夠的資本基礎,而這亦可能是歐洲央行無力解決的問題。歐央行早前已指出盈利能力是2016年系統性金融風險,但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曾表示,保護銀行利潤不是該行的工作範疇。
為求防止經濟衰退,歐元區實施負利率政策。隨着歐央行將短期利率進一步推向負數,歐洲銀行淨息差大大收窄。更重要的是,自金融海嘯以來,歐洲推出新金融規管法例,要求銀行維持高流動性比例及持有更多資本,歐洲銀行盈利能力已大大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