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罕有地在預算案中大談香港本土問題,他在記者會上已表明,「𠵱個預算案係畀香港人」,又炮轟旺角示威者並非真正「本土」或「勇武」,認為他們只是以本土為藉口犯法,重申暴力不能改變制度,但承認政府責無旁貸,又語帶雙關指並無一顆子彈能解決問題。有學者認為,相比特首梁振英一味譴責「暴徒」及迴避政府責任,曾俊華明顯高明得多。民主黨形容預算案貼近本土民情。
記者:白琳
綜觀全份預算案,曾俊華在旺角騷亂段落提過「本土」1次,全份共提及「香港人」8次;梁振英的施政報告則沒出現過「香港人」一詞,只提過1次「港人」。曾俊華早前在網誌以「暴力事件」形容旺角騷亂,預算案則緊跟政府口徑,改稱「暴亂」。他解釋,用過很多字眼形容事件,但「永遠唔會叫嗰件事做勇武」,「蒙住面點可以叫勇武」?
呼籲勿以勇武形容事件
曾留學美國的曾俊華指70年代經歷類似暴力事件,但歷史上許多例子反映暴力不能改變制度或推動社會進步,呼籲外界勿再以勇武形容暴力事件。他批評一小撮人口說本土,實則是違法藉口,「唔可以講係真正本土」,直接傷害香港和核心價值。他承認「政府要處理呢方面問題,係責無旁貸」,但當中牽涉政治、經濟及社會不同原因,需要頗長時間解決,「世界上亦都搵唔到有一粒銀子彈,一擊就可以解決到𠵱方面問題」,「首先要有認知,困局唔可以持續」,否則只會對下一代造成不能挽回的傷害。
曾俊華在傳媒吹風會上再批評,有人利用本土達政治目的,扭曲本土意義,本土應是正面、有建設性,並非消極、破壞及保護主義。社會確存在一小撮消極且具破壞性的人,但不能改變崇尚和平的價值觀,至於今次預算案有否因旺角騷亂作修改,曾俊華指資源分配在事件發生前擬定,日後可整體考慮需否因此事而增加資源。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援成名分析,曾俊華上述言論反映他承認本土思潮勢不可擋,而非如中央或梁振英般迴避及打壓,「如果唔承認本土,反而加強打壓,只會有更大反彈」。但他承認本土的同時,試圖以道德譴責作平衡,把騷亂參與者從本土支持者中區分出來,「對本土意義有『導正』嘅意味,比梁振英高明好多」。
民主黨黃碧雲形容預算案「貼近本土民情」,施政報告令市民「期望降得太低」,使預算案予人觀感較佳。本民前發言人衛碧君反指曾俊華扭曲本土價值,誤以為「唔講反對意見,唔製造混亂,就係對社會好」。本土派旨在保護港人權益,「面對一啲人不停窒礙你咁做,作出合理還擊係十分正常」,若以抗爭者是否無業去判斷其價值觀,是不公平及不負責任。
識睇睇留言
䇊𢘜㕰娍𤦎:好難得有個中肯啲官員。可惜689政府唔覺自己搞得唔好!
基 劉:到財爺真係做特首,咪又係畀你班泛民主派玩,到時又雞蛋裏挑骨頭。
Glen Hui:曾司長終於肯為本地香港人講出心底話,多謝你!希望你能撥亂反正,驅狼獵鷹,將其炆燉煎炸,以證真道。
Ada Wong:歡迎曾俊華特首「驅狼」。
Daniel Chow:好就不算好,不過是一份真正的香港財政預算案,好過689個一帶一路施政報告,都不知同香港有乜關係,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好過啦!
Jennie Li:財爺絕不適合做政客,何況選特首?
樂 尤昕:財爺will not競選特首,財爺ain't that stupid to become a puppet.
資料來源:《蘋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