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極限 - 左丁山

增長極限 - 左丁山

梁振英聲稱旺角事件無須成立委員會調查,示威青年不代表全港青年人,當然係代表咗政府及建制派立場。回想到去年佢突然炒曾德成魷魚,不惜得罪香港土共及民建聯,罪狀(據消息人士吹風)之一就係曾德成唔識搞青年工作(即是話統戰青年失敗)。後來搵咗劉江華代替曾德成,唔通劉江華又識做青年工作?怕好難咯,佢最識就係搵區議會工作嘅啫。收政府撥款,長期在前線搞青年工作嘅,就係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王女士自1980年(28歲)做到而家(64歲),名成利就,歷年位居要職,但如果有人問,過去36年來,王女士對香港青年有過甚麼重大貢獻,都怕幾難搵到肯定答案。呢位青年工作權威唔通要做到70歲?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只係30歲出頭啫,同有資格做佢阿媽嘅王䓪鳴合作推動青年事務,有冇代溝呀?
青年人想法主張與上一代不同,代溝時常有。一位應該係年青嘅讀者W來電郵講:
「左先生前輩:
今日之經濟皆基於百年來規條進行,要升要快要錢包漲(脹),獨肥於幾人,但面對北極圈溶化,北極熊無立椎之地,人類未來亦然,人類捨食物以吃金銀財帛乎?後輩不明,煩請解說。」
呢位讀者係睇完本欄於2月6日講「日本迷思」之後來郵嘅。該文講及今日日本青年搵全職工作難,即使企業職位,薪水十年來幾乎停留不動,莫講話積蓄買樓,想話出國到香港旅行亦有困難,不比本港同齡年青人可以一批又一批咁去日本食壽司。呢位讀者W大概質疑過往之經濟發展模式破壞環保,造成貧富不均,氣候不平衡,禍延北極以至全球,人類將有自找滅亡之風險,要左丁山解釋。
一句話:不會!左丁山讀書年代,已有Club of Rome於1972年發表The Limits to Growth一份報告,引起全球注意,當時左丁山在讀經濟學碩士,教授要我地閱讀此報告,略知皮毛,報告立論係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及資源消耗,係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科技及生產力係線性增長(linear),世界經濟會在21世紀中或21世紀後期崩潰。44年之後,當今經濟學界仍然為此份報告不斷辯論,主流經濟學界認為科技進步可以解決所謂「崩潰」問題。對中國印度加埋有27億人嚟講,現時嘅收入及福利比1972年好好多,對日本一億人口嚟講,2016比1972可能只係略有進步;以後一百年,環球經濟會否沿着過去100年規條進行?左丁山係樂觀派,相信可以,但會傾向比較注重環保,比以前更重視增長與生態、空氣之平衡,有需求就會引來供應,科技不斷會創新,解決食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