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買新手機或第一時間嘗試新食肆兼打卡,究竟可以去到幾盡,鍾意排隊係咪病態?香港人喜歡排隊,早前朱古力店雪糕買一送一,大批市民打蛇餅排隊兩小時,只為節省22.5元。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不少市民對新事物很好奇、「要威」,加上羊群心理及怕執輸,導致每當有「著數」或新產品推出時便不惜花時間排隊,但未必會分析實際價值,建議市民多「食腦」,想清楚是否必要花時間排隊。
記者:陳沛冰
荃灣一間韓國家品及時裝店早阱新開張,吸引逾百人排隊搶購限量貨品。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表示,香港人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當有新食肆或新手機等新產品出現,容易吸引人排長龍光顧,「想快啲試吓好唔好食,好唔好用」。有人為了要威,「試完新食肆、新蛋糕可以返office威,或者將相post上網呃到百幾二百個like。如果唔排隊,第三日先去就無價值,所以要爭」。
李指,羊群心理也造就排隊人龍,坦言曾有病人問他「點解你診所無人排隊」,不少人都認為店舖有人排隊,才代表受歡迎,「跟住大家去,就覺得係好嘢」。怕執輸也是一種心態,就像當年日本311大地震,傳出食鹽含碘有助減低輻射,導致市民盲搶鹽,「總之就排,唔好執輸」。
不過,喜歡花時間排隊不一定有問題,但李建議消費者「計清楚條數,唔好幫人宣傳」,有時製造人龍是做生意手法之一。若真的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或希望在網上post相片或食後感呃like,也無可厚非,但不應人云亦云,「見有條龍就去排隊,或者大家話要去排隊就去,可能自己未必需要食嗰件蛋糕」。在這個食腦時代,消費者應多思考消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