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里健康(241)昨晚宣佈,若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總局)長時間暫停執行藥品電子監管,可能會非常不利業務及盈利,因公司收入接近全部源自向電子監管網。食藥監總局上周六宣佈,因要徵求公開意見,故暫停2015年初提案,即是所有藥品需要納入監管網中,並加上監管碼等。
阿里巴巴於2014年初入主阿里健康後,去年4月更將天貓醫藥平台,以194億元代價,注入阿里健康內,一度惹起市場炒風。至於食藥監總局要求境內所有藥廠,要將產品納入電子監管網內,而阿里健康則負責營運及提供技術支援。惟此舉遭逢非議,矛頭直指阿里會壟斷藥品數據,令食藥監總局要暫緩執行新政策。
阿里健康再在公告內澄清,公司不擁有監管網所有權,而目前正與當局商議,討譣如何移交電子監管網,而暫時未收到任何通知要終止服務。不過,公司亦明言若長時間未開始電子監管,擔心會影響盈利,而目前會評估政策變化以作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