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府平賣大埔地皮後,區內二手樓價狂瀉,傳媒用「肚瀉式」來形容這即低20%之跌勢。但新界樓都屬低價,慘蝕也不過×十萬,而尖沙咀、灣仔、港島東區那些,動輒劈價×百萬,才更恐怖。
春茗,P總是搶着埋單,她很開心,是今年最值得開心的東道主。
半年前,她辛苦儲備彈藥,想買太古城,雖非一流景觀,但在龍頭屋苑置業是夢寐以求的,也是某些人的虛榮。我們熟路,勸她看定些不用急。她道已看了很多年了,若樓價再上就吃力了。而且當時經紀很積極,還有另外的買家也看中……
結果她沒買──而結果就是今日「非筆墨形容」的甩難寬心。因為才不過幾個月,太古城跌了17-20%,過年後也許更平。我們這些「損友」榮升「諍友、益友」。近日也有劈價的,她不看樓,反而看形勢看政局看法治前景,春茗時道:「689下台便馬上落定。」笑得我們。
P平白「賺」了百多二百萬,這與投資眼光、市場學說、良師益友、旁觀者清……完全無關,不過是一念之間的「幸運」。如果當時把心一橫買了,成負資產,還得月月供樓至耋耄,每天都過得痛苦……港人共同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