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魚挖泥燒植物 破壞不斷

電魚挖泥燒植物 破壞不斷

【本報訊】沙螺洞是珍貴的自然保育區,卻一直是發展商的嘴邊肉,希望大肆發展,自1991年起,已有人申請興建高爾夫球場、低密度住宅,至今發展商仍希望興建可容納6萬個靈位的骨灰龕場。

發展商曾計劃建龕場

大計背後,換來卻是對土地的傷害,近11年來,沙螺洞不斷發生非法電魚、火燒植物、噴除草劑等的破壞行為。
雖然根據漁護署11年前頒佈的《新自然保育政策》,沙螺洞是12個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之一,但本報翻查紀錄,在2004年起,沙螺洞接二連三發生破壞事件,如4公頃植物被火燒毀、草皮被鏟走、官地山坡泥土被挖走、懷疑非法擴建等。沙螺洞的不包括土地大部份由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於1980年代向村民收購。本報查冊發現,該公司的董事為方氏家族成員方標、方松鏗和方興華。
公司自2009年參與政府的新自然保育政策,與環團綠色力量合作,計劃在沙螺洞興建容納6萬個靈位的骨灰龕場,並設立靈修院及自然教育中心,料可取得60億元至120億元的可觀收入。有關計劃接到村民投訴,環境諮詢委員會亦質疑計劃與該處的生態環境有影響,要求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提交補充資料,令項目暫停至今。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