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讀寫障礙晴天霹靂 帶仔睇雀生猛晒

【親子籽】讀寫障礙晴天霹靂 帶仔睇雀生猛晒

【親子籽:教養之道】
為人父母,期望子女讀書叻正常不過,要是發現他有學習障礙,又會怎麼辦?有人覺得是世界末日,甚至繼續硬逼孩子;也有人因材施教,嘗試發掘孩子其他天份。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關子凱,在兒子7歲時發現他患有讀寫障礙,經歷過失望、氣餒,尋求各種解決方法時,偶然發現連簡單中文字也寫錯、乘數表也背不到的兒子,竟然可以對繁多鳥類過目不忘,決定陪他一起學習觀鳥,為兒子重拾自信,並挽回父子關係。

農曆新年前夕,我和攝影師隨着關子凱和25歲的兒子關朗曦(Matthew)到上水塱原觀鳥。甫抵達,兩父子便拿好架生:相機、兩支「長炮」鏡頭和Leica望遠鏡去尋找獵物,沿路經過河上鄉雙魚河,每見雀鳥蹤影,兩父子總是有默契地停下步伐,拿起望遠鏡觀望及研究,關子凱邊看邊向我介紹:「壆上面係喜鵲同翠鳥。」Matthew看看後說:「唔係翠鳥,係北紅尾鴝,公嚟嘅,翠鳥唔會企咁高。」關子凱笑了笑,對我說:「係咩?你信佢啦,佢叻過我。」雀鳥的名字通常複雜翹口,但當天看到超過30種鳥,Matthew總是快而準地說出牠的中英文學名,誰會想到他7歲時被診斷為有讀寫障礙?
Matthew從沒想過可以做大學生,但他卻在2013年畢業,更拿到學術成就獎和學院頒發的傑出學生獎。爸爸關子凱回想起,自Matthew升上小學後,發現他做功課很慢,中文字經常左右調轉寫,英文字又頻頻串錯,數學科更是重災區,乘數表背極都背不到,被同學嘲笑之餘,連學校老師也放棄,叫他另覓補習老師,Matthew說:「當時細個唔知乜事,會諗自己係咪有問題。」

觀鳥是關子凱和兒子關朗曦18年來的共同興趣,周末有時間會帶備架生尋找雀鳥。

患有讀寫障礙的關朗曦(右),在觀鳥過程中建立自信。

兩支長炮鏡頭是兩父子觀鳥必備的架生。

認雀叻過認字 自信返晒嚟

關子凱不理解為何兒子會這樣,帶他去做智力評估,確診為讀寫障礙,頓覺晴天霹靂,因為自己的讀書路一帆風順,中學考入英皇書院,之後順利升上港大醫科,「我當時有個思維,努力就讀到書,讀到書就有前途,所以期望仔女讀到書,但發現個仔讀書咁大劑,默書零蛋,咁死梗喇。」他直言當時接受不了兒子有讀障,繼續強迫他讀書溫習做功課,他日鬧夜鬧,兒子就日喊夜喊,家嘈屋閉。太太和大女兒也不好受,太太更經常躲在廚房哭,直至有一次,太太告之女兒曾安慰她說:「好似爹哋呢啲咁叻嘅人,有時未必明白我哋。」關子凱形容聽到後「么心么肺」,發現自己一直太自我,「同好多父母一樣,被恐懼勞役,怕仔女不成材變籮底橙,所以要拎啲安全感,確保仔女上到位,但其實小朋友成長有好多因素,父母唔可以操控一切,要放手。」
關子凱學會放低,改變思維,很快就發掘到兒子的天份。關子凱在Matthew小時候就有訂閱《國家地理雜誌》,又常帶他去九龍公園接觸大自然,他發現Matthew認雀鳥認得很快,「試過有次見到好大隻啡色雀,佢大叫『褐翅鴉鵑呀!』我聽都未聽過,原來佢之前睇書見過,就認得出。」很多時雀鳥飛過,Matthew就能說出牠的品種和特性,還過目不忘,回家用畫筆畫出來,他決定就着兒子的天份和興趣去培育,希望一直被人看扁的兒子可增加自信,兩父子自此經常結伴觀鳥,又加入觀鳥會、參加觀鳥大賽等,還得過不少相關獎項,「終於發現有樣嘢原來自己都得嘅,仲叻人哋少少,可以建立番我嘅自信。」Matthew說。
十多年來,觀鳥已成為他倆的共同興趣,去旅行也會帶備架生,觀鳥蹤迹遍佈台灣、大陸、英國、沙巴及馬來西亞等地。訪問當天,關子凱早上巡完病房,下午約好Matthew一起去塱原。很多觀鳥發燒友會專程放一些樹枝去田中央,吸引雀鳥停留,方便拍照,但兩父子甚少這樣做,影到就影,影不到就算,享受等待與尋獲的過程, Matthew說:「見到新品種會好興奮,好似識咗新朋友咁。」對他們而言,觀鳥不只是自信的來源和溝通橋樑,也有治療功效,整個人變得放鬆,Matthew說自己性急,偏偏觀鳥需要耐性,有時待上幾小時也未必能看到想看的品種,但可訓練他的專注力,中和他急躁的性格。
當年關子凱為了尋找適合兒子的學習方法,小四時為Matthew轉到較輕鬆的國際學校,14歲那年更送他出國,到英國一間專門收取特殊學習障礙學生的中學讀書。由於身邊的同學程度相近,加上單純使用英文一種語言學習,令Matthew事半功倍,並摸清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原來除了觀鳥,藝術和攝影方面也較優秀。他在英國高考(GCE)中,攝影和美術都考到A,回流香港後成功考入浸大視覺藝術學系。多年過去,如今英文的讀寫聽說都難不到他,中文溝通也沒有問題,惟獨叫他手寫中文字就免了。訪問當天,要求他寫上雀鳥中文名稱,他笑着推卻:「唔好喇啩,真係唔掂。」再挑戰他最弱的數學,「3乘4係幾多?」他想了近半分鐘才能答:「係咪12呀?」

觀鳥多年,Matthew拍下不少照片,亦畫下所見雀鳥作紀錄。

兩父子間中還會做義工帶兒童之家或教會的小朋友到野外觀鳥。

父不再執着 「揸的士都唔緊要」

大學畢業後,Matthew繼續留校擔任藝術工作,關子凱身為大醫生,又接受到兒子從事世人眼中「搵唔到食」的工作嗎?「呢個世界唔係個個要讀醫,人人做工程師讀法律,好悶蛋啫,社會需要好多人去各司其職,發揮專長,社會先健康,咁佢(Matthew)搵到自己興趣,好到無比啦。」在旁的Matthew插嘴道:「記得細個你同我講過,以後揸的士都唔緊要,都可以做個有質素嘅的士佬,某程度上,接納自己嘅父母會令我有安全感。」
關子凱又說:「讀唔到書唔一定死梗,我太太成日話甲乙丙丁唔緊要,上唔上到天堂先最重要,我覺得小朋友嘅品格成長緊要過讀書。」孩子的將來與成就,很多時取決於是否有一對開通及願意接納自己不足的父母,誰說一定要讀書叻,才是人生勝利組?

Matthew私人觀鳥紀錄

黑翅長腳鷸Black-winged Stilt
攝於塱原 2015年10月

白胸翡翠Black-winged White-breasted Kingfisher
攝於米埔 2016年2月

貓頭鷹 Northern Boobook
攝於台中南投 2016年1月

雄性普通朱雀Rosefinch
攝於石崗 2016年2月

黃頭鶺鴒 Citrine Wagtail
攝於塱原 2016年2月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黃子配
攝影:楊錦文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