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莫以為中國才有禁書文字獄 - 李平

蘋論:
莫以為中國才有禁書文字獄 - 李平

2014年5月,被誘至深圳拘捕的晨鐘書局老闆姚文田被控「走私普通貨物罪」並判囚十年,當時到中聯辦抗議的只有梁國雄等寥寥數人。2015年11月,《新維月刊》、《臉譜》的創辦人王健民、編輯咼中校在深圳受審,當時香港輿論對兩名港人的遭遇幾無反應。

疑警方執行梁旨意引入文字獄

直到2015年12月30日,李波在香港被失蹤後,港人才驚覺正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開始關注事件。不過,焦點在中國強力部門跨境綁架,並未看到銅鑼灣書店事件同姚文田、王健民、咼中校被囚都涉及中國禁書的出版,港人仍認為香港出版自由、言論自由受到本地法例保障,梁振英政府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會像中共那樣追殺書商和禁書作者。
但是,當香港警方拘捕涉嫌參與年初一暴動的學生,撿走並展示作為證物的三本書時,港人是否還有信心認為只有中國才有禁書、才有文字獄?是否還有信心說香港不會有禁書、不會有文字獄?
如果說,姚文田被囚是因籌備出版《中國教父習近平》,李波等被失蹤是因籌備出版習近平情史,王健民、咼中校被囚是因為出版專揭中共黑幕的雜誌,他們都是因捲入所謂反共出版物的禁書而惹禍上身,被中國強力部門拘捕、判囚,那麼,香港警方撿走並展示的三本書,包括《本土、民主、反共-黃毓民政論集》、陳雲《香港城邦論》及全球暢銷書《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中文版,又代表甚麼?
早在2012年10月,上台百日的梁振英就在接受訪問時稱:「目前有人鼓吹的『城邦論』及『香港自治』,一定不符合《基本法》一國兩制的自治概念。」至2015年1月,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時,又炮轟港大《學苑》封面專題「香港民族命運自決」及學苑編印的書籍《香港民族論》。如今,警方把本土論述的兩本名著作為證物展示,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在執行梁振英的旨意,不只是企圖以言入罪,更可能是要把中共的禁書制度、文字獄引入香港。
按照《漢語大詞典》的定義,文字獄是「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分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一旦本土論述的書籍成為警方檢控的證物,就不是環保倉被屈為旺角暴動的軍火庫問題那麼簡單,而是全港圖書館中的同類藏書何去何從的問題,莫非政府公共圖書館也都成了軍火庫?還有,不說學者、新聞工作者,僅是關心香港前途的普通市民,就有不少人家中藏有同類書刊,莫非這也是犯罪準備嗎?

港人對禁書文字獄太掉以輕心

其實,梁振英主政後,不只成為語言偽術大師,更多次興起文字獄。除向《信報》和練乙錚發律師信、炮轟《學苑》之外,最受矚目的是去年1月,國際運動用品PUMA在官方facebook發佈一幅馬拉松「D7689」號碼布圖片,被梁粉質疑是以粗口諧音侮辱梁振英,結果,PUMA被迫撤下圖片,並就事件道歉。
正因為港人對連串禁書、文字獄事件太過掉以輕心,對中共和梁振英在香港大興文字獄太少警覺,對港英遺留下來的出版自由和言論自由制度太有信心,以致逐步發展到李波在港被失蹤,發展到警方拿本土論著作作為證物展示。如果聽任其發展下去,港人恐怕終有一日要像內地民眾一樣,要去境外買禁書再偷運回港。
此時,還能不想起德國神學家馬丁.尼莫拉的反納粹懺悔文《起初他們》嗎?他是這樣寫的:「起初納粹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產主義者;當他們追殺社會民主主義者,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當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站出來說話──我不是工會成員;當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要追殺我,再也沒有人為我說話了。」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