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靚仔金魚佬 畢業養水草

【專題籽】靚仔金魚佬 畢業養水草

【專題籽:九十後話】
「叔叔帶你去睇金魚。」小時候,媽媽總是叫我聽到這句要轉身走。「金魚佬」好形象化,一聽就聯想到猥瑣鹹濕怪叔叔。直至見到大學畢業後全職砌魚缸的九十後林廷聰(Matthew),我改觀了。你見過青靚白淨的「金魚佬」嗎?我見過,我真係見過!他家中還堆滿玻璃缸、水族工具,睡房中更養着水草,好瘋狂!

「有朋友覺得我很怪,問我為甚麼會喜歡水草。他們覺得養寵物應該養活潑生動的貓貓狗狗,不明白水草有甚麼好玩。」當水草是寵物?冇錯,Matthew的魚缸主角不是魚,是水草。只有23歲的他斯文淡定、有點怕醜,是個毫不猥瑣的「金魚佬」,更準確來說是「水草佬」,提到心愛的水草他就有說不完的故事。
故事要由Matthew中六時遇上第一棵水草說起,當年為幫家居添生氣,他買了人生第一條金魚回家。買菜搭葱,買魚缸搭了棵小水草。把魚缸置在家後,他的目光離不開的竟是那條水草,「每天把水草左移右移,想看看怎樣放才最好看。」然後他開始上網、查書鑽研水草特性,發現原來一樣水養百樣草,種種個性各異,「就如不同品種小狗性格不同,有些需要特別照顧,有些可以不理,好有性格。」

Matthew全職砌缸,希望他日可以生產一系列個人品牌的砌缸用品,顧客買齊就可砌出一個水草缸。

放棄心理學 創業不怕被潑冷水

Matthew自高中起,關於水草的筆記越做越多。他又研究缸中的水質、照明、淡水魚特性、造景的視覺設計等,後生細仔流連最多的是旺角金魚街,閒時又會上網看教學短片,迷上水草造景。水草少年經歷末代高考,好不容易考進城市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後沒有繼續讀碩士課程,向心理醫生之路進發。中學出身於傳統名校的他,亦未有如身邊好友般投考政府工,反而選了一條未必人人明白的路。
Matthew畢業近一年,沒有找工作,每天埋首砌缸,成立水草造景公司「Lamaqua HK」,於網上接定單做生意。他坦言父母起初也不理解,「有人認為我浪費了大學學位,我覺得只有香港人會這樣想,其他地方的人根本不會。不是每個人都要跟隨社會框架去做事,不一定要找朝九晚五、收入穩定的工作才叫好。」
Start-up難,只有一個人的公司起步更難,二十出頭的小伙子要創業,想租一間工作室放大大個魚缸、沉木、石頭、水草、工具,談何容易?幸好Matthew家住村屋,將魚缸堆滿天台,日夜留在家中接定單砌缸,勉強解決了土地問題。他坦言身邊的人不時問他「為甚麼天天在家中hea?」卻只有自己才知這份工一點也不hea,不時要工作至凌晨,「網站要自己設計、參加展覽要自己製作宣傳刊物、砌缸、網上宣傳,統統一腳踢。」日以繼夜再夜以繼日,Matthew腦中只有這件事,不介意從沒下班時間,「我不覺得辛苦,因為終究是自己喜歡的事。 」
小眾興趣要發展成生意,被潑冷水少不免。遇上朋友的冷言冷語會怎應對?Matthew想也沒想就答:「我會叫他們放長雙眼看,日後我能做到甚麼成績出來。」 你問我九十後最可貴之處,肯定是一顆赤子之心,總是深信自己能有出頭天。Matthew笑言:「無法100%保證成功,但如果連信心都沒有,就一定不能成功。」
辛苦了近一年,小小的公司終於有點成果,去年12月他受邀參加在亞洲博覽館舉行的家品展。Matthew以往都靠互聯網認識客人,展覽令他首次親耳聽到很多鼓勵說話,「很詫異,沒想過有不少途人都讚靚。」不是說要對自己有信心嗎?「例如古典音樂,作品不是不好,只是大部份人都聽流行音樂,就會覺得古典悶。」對Matthew而言,水草就如古典音樂,比較靜態,不及肥嘟嘟的金魚活潑可愛,要找到知音人不易。

Matthew高中開始流連卧虎藏龍的金魚街,向前輩求教造景心得。

金魚街不少店舖都會「買魚搭棵草」,Matthew中六那年亦因而開始接觸水草。

Matthew中學時曾修讀視覺藝術,畫圖、構思設計難不到他。

造景缸$3,000起跳 最慘淡月僅賣一個

水草造景成本貴加上手工費不便宜,小小一缸也要$3,000起跳,Matthew平均一個月只有數單生意,最慘淡試過僅得一單。幸好家品展帶來了六張定單,這也證明實體水草缸的吸引力,比網絡上的照片大得多,故他希望兩年後可以開到實體店。
他的水草夢,由朝發到晚。「晚上睡覺真的也會夢到。」Matthew道出終極夢想:「我希望全香港人認識水草造景。大學有心理學、經濟學,我希望有朝一日有水草造景學。 」看着眼前儍笑的男孩,有點忸怩地說出最後一句,突然想為他鼓掌,年輕就是要任性,就是要dream big!

Matthew高中開始做有關水草造景的筆記,現在已有六、七本,每本都是心血結晶。

Matthew(中)獲邀參加去年12月舉辦的家品展,首次向公眾展現實物成品,好友到場支持。

Matthew家住村屋地方大,少了土地問題的煩惱,不過水草缸堆滿屋。

水草造景 大千世界

放魚缸就是想養魚,沒錯吧?原來有時水草才是主角,淡水魚反而只屬襯托。在Matthew的大大小小的魚缸中,每缸最少有三類水草,營造前景、中景、後景,觀賞魚穿梭水草之間,小如指甲,整個缸美得驚人。同樣道理,沉木、石頭也可以是主角。
水草分為陰性和陽性,特性各異、顏色千變萬化,而且名字亦相當特別。水草背後,有個大千世界。原來水草造景可以很專業,每年都有世界賽,其中最多人參加的世界水草造景大賽已舉辦了15屆,香港人亦贏過!Matthew笑言常到金魚街偷師。雖然在香港玩水草造景的人很多都是業餘,但這行頭近年亦越來越闊,更有造景公司開班教學。參加比賽的水草造景最重要是一刻的燦爛,拍出來的平面照也要看到層次分明。不過現實中,放在家中的造景最重要是有生命力,正如Matthew的作品,夠立體之餘,還要每個角度的景觀都不一樣。

「山造景」,水草有迷你矮珍珠、藻球, 另用上稜角分明的龍王石,可營造山𥧌高聳入雲的感覺,藻球模仿山上樹木,此石景配以群游的迷你淡水魚「紅綠燈」,色彩奪目。

「石造景」,水草有迷你紅蝴蝶、粉紅宮廷、綠宮廷、紫紅丁香、藻球、迷你牛毛, 不同顏色的前後景形成對比,視覺效果充滿層次。

「木造景」,水草有迷你紅蝴蝶、粉紅宮廷、紅宮廷、綠宮廷、大紅莓、迷你水榕、奎耳草、爬地三角葉,另以苔石及杜鵑根構成簡單的配襯。此景會隨着水草生長而變化,為家居添上大自然氣息。

facebook:Lamaqua HK
Instagram: lamaqua_hk

記者:陳穎欣
攝影:楊錦文、許先煜
編輯:謝慧珊
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水木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