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人數減少,主打香港本地客的一田百貨,卻在農曆年長假期中錄得13.3%的生意額增長,其中超巿生意額增長7%、蔘茸海味生意額增長16.2%、衫褲類生意額增長23.5%。證明香港本地客也有不俗消費能力。
一田的經驗令我想起台東溫泉鄉,自從後者開宗明義拒絕接待中國客之後,生意不跌反升,原本見到中國客而退避三舍的台東本地客及台灣其他地區的遊客恍如重新發現一片淨土,蜂擁而去,「沒有中國遊客」其實是一個賣點。
沒錯,中國客人數龐大,充滿消費激情。可是他們的飛揚跋扈,他們極具侵略性的消費行為卻令其他顧客、遊客困擾,甚至令人嫌惡。我個人的做法是,一個地區如果逼滿中國遊客、一間酒店如果專門接待中國客人,我自動禁足。世界那麼大,值得去的地方那麼多,何必跟中國人擠在一起玩?同樣原因,香港某幾個地區、某幾條街、某幾間店我已許久未曾去過。以前一年去兩三次台灣,一去三幾個星期,這兩年台灣多了中國遊客,我索性不去。
台灣人早已經發現,單一中國客增多的同時,其他地區遊客的數量同時下降,而中國客的消費能力並不比外國遊客強。不知道一田有沒有此類統計數字?做生意有時候跟談戀愛一樣,是與顧客建立細水長流的關係,而不是玩一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