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盡沽電訊業務近年頻售非核心資產 累套逾310億元

新世界盡沽電訊業務
近年頻售非核心資產 累套逾310億元

【本報訊】新世界(017)自主席鄭家純掌舵後,逐步將非核心資產出售,精簡集團業務。昨日再將經營逾20年電訊業務,出售給香港寬頻(1310),基本上已完全退出本地電訊市場。過去數年,新世界亦不斷出售中港資產,粗略統計共套現逾310億元,而鄭家純曾稱相關資產重組計劃,已完成得七七八八。

記者:岑梽豪 石永樂

新世界業務涉及多個範圍,但管理層近年銳意重組旗下資產,計劃將業務集中地產、酒店、基建及能源等核心項目。至於今次所出售新世界電訊及新世界互動媒體,則由新世界全資擁有,主力經營企業客戶、固網及長途電話等業務。據通告顯示,相關業務截至去年6月底止,其收入為7.5億元,而除稅後純利為2,630萬元,而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則為6,580萬元。

鄭家純掌管新世界後,逐步將非核心資產出售,精簡集團業務。

香港寬頻6.5億購固網

香港寬頻要付6.5億元收購相關業務,另外未來4年,如新世界及周大福企業使用其企業客戶等服務,則會按收費回贈50%,但不會多於5,000萬元。意味着今次交易,新世界最多可套現7億元,更可以減少管理成本。
耀才市場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認為,新世界電訊業務被併購,在目前競爭激烈環境下實屬正常。然而,新世界向來有「管理層折讓」,當近年出售多項非核心業務,對股價幫助未必大。「投資者過去好多時,係驚班管理層決策有問題,未必純粹與業務有關」,他亦指出現任管理層有心重整公司,或多或少會釋放公司價值,但股價往往比其他「大孖沙」公司落後。
除了電訊市場外,新世界中國(917)去年不斷出售中國資產,當中包括貴陽、海口、武漢等二、三線城市地產項目,合共套現逾80億元。鄭家純更多次澄清,此舉並非要從中國撤資,而是將資源集中到一線城市發展,只是「換馬」。
集團旗下酒店業務,曾計劃2013年分拆上市,但最終因不願「賤賣」而擱置上市計劃。相距兩年後,去年4月將旗下君悅、萬麗海景及凱悅,共3間酒店的一半股權,出售給阿布札比投資局,成功套現185億元,算是近年罕有「大刁」。

擬賣物流中心及卓佳

另一方面,新創建(659)旗下葵涌物流中心,以及有份持股的卓佳集團,亦正在評估價值,為日後脫手做準備。
經過一輪資產調動後,新世界2015年年報顯示,旗下附屬公司,主要集中在物業投資及發展方面,已甚少與核心業務無關業務。鄭家純今年初曾稱,集團資產重組計劃,已差不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