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風險係恐怖分子上機」

「最大風險係恐怖分子上機」

【本報訊】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表示,若沒有買機票也可上機,令人擔心「即係乜人都得,恐怖分子都得,最大風險係畀咗壞人上機」。

民航處要求提交報告

涂謹申指出,航空公司登機櫃位是機場整個安全檢查系統的一部份,應該先核實乘客的身份有沒有可疑,及資料正確才發出登機證;之後乘客經過金屬探測器等安全檢查,一環扣一環,缺一不可,「但係唔可以淨係靠金屬探測器,因為去到候機大堂仍然可以有人接應」,所以必須檢查登機者的身份,航空公司必須檢討事件的原因。
民航處已經要求有關航空公司就該事件提交詳細報告,並且會因應所得資料,採取適當跟進。民航處前處長樂鞏南則表示,相信事件不涉及違反相關《民航條例》;民航處未必規管乘客上錯機問題,最重要是該乘客為何能夠通過安全檢查上機。
以往曾經發生類似魚目混珠也能成功登機事件,2010年一名疑來自內地的青年,以旅客身份乘飛機入境香港,獲安排一張不屬於他的登機證及護照,之後他戴上矽膠製面具假扮成老人成功登機。但是因該名青年在飛機上脫下面具,變回本來的年輕真身,結果被機組人員懷疑才被識穿。
事件涉及偷渡集團,入境處在事發後3個月,與警方採取聯合行動,先後拘捕11人,包括6名地勤人員。
案情透露,該批地勤人員收受了偷渡集團利益,於機場登機口暗中協助易容偷渡客登機,參與者每次可獲報酬2萬元。結果其中一名地勤被裁定串謀以欺詐手段取得服務罪名成立,判囚3年。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