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機師打瞌睡需副機長提醒降落

國泰機師打瞌睡
需副機長提醒降落

【本報訊】國泰機師近年一直投訴工時過長兼休息不足,去年7月更有機師因過度疲憊,在駕駛貨機前往美國城市安克拉治期間曾短暫打瞌睡,須副機長提醒飛機應進入降落程序。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民航處監管不足,未有嚴肅處理機師過勞情況,罔顧乘客安全,促處方盡快縮短機師工時。
國泰機師因過勞導致打瞌睡事件,早在機師群組內瘋傳,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就此向運房局提問,局長張炳良昨就事件書面回覆。他表示,去年7月涉及兩名機師過勞的個案,民航處已按既定程序與航空公司跟進。

運房局指國泰整體風險水平不高;圖為國泰貨機。

機組人員疲勞報告增38%

根據航空公司提交的調查報告,當時航班副機長已採取行動,敦促負責操控的機師(即個案中機長)安排飛機按照標準作業程序進入機場航道,並安全着陸。航空公司與民航處均聲稱沒有證據證明兩名機師在操控飛機期間曾睡着。
國泰在2014年接獲近1,100宗關於機組人員出現疲勞狀態的報告,比較2013年接獲的報告宗數,上升了38%。運房局為國泰辯稱,就國泰提供機組人員出現疲勞狀況的數據,整體風險水平不高,根據強制呈報事故計劃向民航處呈報的個案只有29宗,佔其中約2.6%。
張炳良指,民航處參考澳洲規例及諮詢業界後,已於2010年實施23小時規則,訂明由編定機師「候命職務」至「飛行職務時段」完結,上限為23小時,機師在奉召執勤前可利用候命職務時段休息,而鑑於國際航空規管模式不斷演變,處方正檢討23小時規則,考慮是否需要更新現行安排。
有機師表示,機師若因疲倦影響執勤專注力,可向公司提交報告,而根據強制呈報事故計劃呈交民航處的個案,多屬機師因疲勞而出現狀況,並有可能演變成危險事故,但最終獲補救。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民航處訂下機師最高工時為23小時實屬失職,有研究已指出,當人體處於不眠狀態17小時,等同血液中有0.05%酒精含量,而國泰前年有1,100宗機組人員過勞個案,處方仍指風險水平不高,「一宗已經可以攞命」,促處方盡快訂出更新23小時規則的時間表,保障乘客安全。
國泰航空回覆指,該公司成立的疲勞風險管理安全委員會,多年來已解決很多關於疲累的問題,包括改變飛行模式及有需要時增加額外人手。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