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負增長 軍事風險增(李平) - 李平

經濟負增長 軍事風險增
(李平) - 李平

【盡論中國】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月公佈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9%,外界多質疑數據不可信、造假。而廣州21世紀宏觀研究院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內地31個省分中,黑龍江、甘肅兩省的名義GDP出現負增長,更有29個省市的名義增長率低於實際增長率,顯示中國瀕臨通縮、經濟負增長。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神話幻滅之際,外交衝突、軍事衝突的風險相應地在增高。
名義GDP是指以當年價格計算的產品和勞務總值,而GDP、實際GDP則是按基準年份的價格計算。21世紀宏觀研究院彙總各地數據後發現,名義GDP增長率低於百分一的有五個省區,包括新疆、山西、遼寧、黑龍江和甘肅,增長率分別為0.55%、0.32%、0.26%、-0.29%、-0.68%。更嚴重的是,除北京、貴州之外,其他省市的名義GDP增長率均低於實際GDP增長率,顯示中國可能重蹈日本經濟高增長後陷入長期通縮的覆轍。
21世紀宏觀研究院的報告特別指出,在經濟總量排名榜上,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集體滑落。其中,曾在1978年位居全國第三位、2014年排在第七位的遼寧省,去年已滑至第十位,輸給內陸的四川、湖北、湖南。但尤值得關注的是,東北經濟地位下降引起的爭議已不是局限於人才流失、經濟發展策略問題,而是延伸到軍事領域。
有網民質問:「東北造出了航母、核潛艇、第四、第五代戰鬥機,南方造出啥了?」有網民認為,因為朝鮮半島不太平,才令東北吸引的投資減少。甚至有網民推測,東三省經濟衰落源於投資缺乏,「估計是要打仗了」,所以美軍加強在南韓的部署,中國官方減少在東北的投資。
如果說民間對朝鮮半島爆發軍事衝突的憂慮只是着重對東北經濟的影響,那麼,一些所謂官方智囊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就不能不令人警惕。對於中國如何在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中維護自身安全與利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于迎麗竟宣稱,如果美國採用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問題,中國也將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並稱這是用「迂回的思路」解決朝鮮問題。

圍美自救 轉移焦點

莫以為于迎麗圍台灣救北韓的建議是無厘頭說法,看看中國在南海永興島部署地對空導彈、擺出與美國真刀實槍打一仗的姿態,不難看到圍魏救趙的兵法一樣備受中國領導人重視。中國經濟一旦陷入通縮魔圈,社會矛盾再難靠經濟高速增長掩蓋,加上黨政軍的集體貪腐,令中共的執政合法性危機全面爆發,在這種背景下,外交、軍事上的強硬,以愛國作為號召,自然是中共轉移民眾視線、輿論焦點的最佳方案。
況且,解放軍的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剛走完架構重組的第一步,儘管高層將領得到了安置,但在經濟下滑時期要完成裁軍30萬談何容易?中低層軍官轉業到地方,難有合適的安身之所,退役士兵也難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對軍頭們來說,玩玩圍魏救趙也不是甚麼難事,在北韓、南海等問題上與美國對着幹,既是響應黨的愛國號召,也有利於在裁軍過程中贏得更多籌碼,如此圍美自救,何樂而不為?中國總理李克強說,中國經濟正面臨新的挑戰和新的不穩定因素,不知是否計及軍事風險?
(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