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這條美人魚 - 曾志豪

星爺這條美人魚 - 曾志豪

觀眾入場看「導演周星馳」,心中想的卻仍是「演員周星馳」。
大家希望從影片的每一格菲林,追憶以前的無厘頭笑話。
看周星馳導演的作品,就像觀賞一幢經過修復、改建,以至面目全非的歷史建築。
作品仍是周星馳的名字,但內容感覺,已經走了樣。
《美人魚》好笑嗎?可以,起碼不是逼出來的笑料,但那些笑話,能成為經典嗎?能讓你倒背如流,第一句「佢高傲,但係宅心仁厚」響起,你已經接下一句「佢低調,但係受萬人景仰」嗎?
做不到。
《美人魚》複製很多星爺式橋段,例如「撞板暗殺」。
這個套路,由《國產凌凌漆》的袁詠儀槍殺周星馳已經開始,帶出了「古惑的槍」,開完後面開前面,這是一個讓人會記住的笑點。
但《美人魚》只有連串巧合堆砌,沒有特色,明顯倒退。
周星馳導演最大缺陷,便是沒有了一批出色的綠葉。
達哥、黃一飛、如花、細龜、朱咪咪、田雞……每個都不是主角,但很多笑料都是放在他們身上來發揮,這才能構成經典的笑片。
但星爺似乎存心告別過去,起用了很多新臉孔來搞笑,但這些角色完全陌生,觀眾毫無共鳴,難當起綠葉的搞笑任務。
星爺重用羅志祥,但小豬太靚仔,落力演出卻始終不如吳孟達或者羅家英。
最重要便是,沒有一個男主角,可以代替周星馳。
文章不成,鄧超也不成,所以戲中許多笑料,竟然都是由配角帶出,男主角反而成為了烘托。
王晶重複自己,所以失敗;星爺突破自己,未算成功。
周星馳像美人魚,進化了一半,半人半魚,未竟全功。
他早已證明自己能搞笑,現在他想讓其他人也一樣搞笑。
我們是時候放手,讓演員周星馳離開,正如我們不能把時光停在97前的香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