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福建紙品股長港敦信(2229)股票異常事件有新發展。大股東鄭敦木抵押1.5億股予第二大股東馮建國,換取馮氏借款6,800萬元,馮氏周一入稟追討鄭氏本利共7,327萬元。有專家認為涉及假股票機會極微,反而估計是因大股東不忿被斬倉而報失股票。
馮建國入稟追鄭敦木7,327萬
法庭文件披露,股份過戶處卓佳依馮氏要求將1.5億股轉至名下,其中4,500萬股已沽售套現2,205萬元。事後馮氏接獲卓佳通知,指該筆轉名股份「有問題」(Defective)。已存入建設銀行戶口的970萬元被凍結。
據悉事件已由商業罪案調查科接手。聯交所不評論個別公司事務,在收到卓佳有關報告後,同日已向證監會報告。證監會發言人不評論個別事件。卓佳發言人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業內人士解釋,股票以特製的防偽紙印成,並有水印、過戶處專用條碼、獨特的股票編號等多種防偽特徵。一般股票轉名程序中,過戶處必須先驗明股票真偽,確認股票「身家清白」(例如沒被報失、並沒牽涉訴訟而被法庭凍結等)才會轉名,為時3至10個工作天。如有懷疑,過戶處不會受理,該股票亦不會存倉及流通市面,故認為牽涉假股票的可能性極低。若發現假股票,依例過戶處需上報聯交所、證監會及警方。
有市場人士估計,有可能是大股東押股後無力還債,但不忿股份被債主沽售套現後,遂向過戶處或警方報失,導致發現股份異常的時間延後。
市場人士均指上述情況「極罕」,稱「廿幾年未見過」。根據資料,1973年3月合和實業發現3張共3,000股的假股票,要求停牌。市民擔心所持股票成為廢紙,紛紛拋售,又適逢當時加息、銀根收緊,恒指單月暴跌近3成。
佐敦辦事處滿佈雜物
本報記者昨晨前往長港敦信位於佐敦的註冊辦事處查詢,門外未見公司招牌,辦事處目測只有百多呎大,滿佈雜物。
記者守候辦事處門外約一小時,只有一名男子在場,指不清楚股份證書異常的詳情,指有待公司公佈,又稱自己並非直屬員工,僅在辦事處「幫手」,及後便關門請記者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