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川芎麥冬潤膚茶 春天祛濕攻略

【科健籽】川芎麥冬潤膚茶 春天祛濕攻略

【科健籽:食養東西】
又過了一個新年。新年當然開心,有利是收,有年糕食,又有得玩魚蝦蟹。不過新年和立春很接近,立春過去,新年也過去,表示又濕又焗又令人渾身不舒服的春天要來了。春天時分,身邊人總是特別容易病痛,手腳又甩皮。到底為甚麼春天特別惱人?我們要如何準備春天來臨?有請譚莉英博士解開春天之謎。

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立春期間,氣溫逐漸上升、降雨亦增多。所以立春養生有三個重點,防病、助陽、調肝。

春天飲川芎麥冬茶有潤膚祛濕作用。

防 病:乍暖還寒外套隨身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暖還寒,由於人體皮膚、毛竅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力會減弱,一旦氣溫下降,很難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陽氣日漸生發,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及宿疾。所以初春時節,不要見天氣開始回暖,立即拋棄外套,短衫短褲以為很爽快,其實非常容易中招,老人更加要特別注意。

助 陽:葱蒜芽菜食多啲

初春時節氣溫回升,人體就像剛剛發芽的幼苗,氣血已經從內臟開始向外走了,毛孔也正處於從閉合到逐步開放的過程。如果穿得太少,一旦遭遇寒涼侵襲,毛孔就自動閉合,體內的陽氣得不到發散,以致產生「陽氣鬱」的現象,導致咽喉乾痛、嘴唇乾裂、食慾不振等,非常普遍。所以立春後,應適量幫助體內的陽氣進行發散,防止內熱產生。適當地吃一些能補陽氣的食物,如葱、蒜、芽菜、韭菜,有利於肝氣的疏泄。

調 肝:不宜食酸戒暴怒

按五行學說,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立春調肝很重要。有些肝病的患者,病情在春天加重。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在春天不宜食酸,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中醫理論認為「怒傷肝」,戒暴怒,忌情懷憂鬱,最緊要保持樂觀心境。

芽菜

按穴護肝

位置: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眼對上3吋。
功能:
護肝,健脾益氣,壯腎。
按法:
早晚兩次,每次30壓。

甩皮成因

1.受風邪濕熱積聚
因春天人體肌膚紋理不密,外受風邪,濕熱積聚不能散發,浸淫皮膚,所以就會脫皮發癢。春季正值萬物豐茂,故特別容易發作。其特點為脫皮與發癢無定處,令人搔抓不止。
2.新年狂食傷脾胃
若冬季時飲食失調,尤其是新年後,日日又食糕又食肉又飲酒,甘厚肥味,易傷脾胃。脾胃運作失常,可導致精氣不足,精虧血少,造成血不養膚,血虛風燥,所以皮膚乾燥脫屑。

潤膚方法

1.川芎麥冬茶
材料:
何首烏2錢、麥冬2錢、玉竹2錢、川芎2錢。
做法:
將材料洗淨,同放入煲,用600cc的水煮沸後,轉慢火煮10分鐘。
服法:
每日1次,連服3天。
功效:
養陰潤膚、益胃生津、活血祛風。
(1人份量)
2.忌辛辣飲酒
最好避免麻辣火鍋、雞煲等等偏溫熱、辛燥的食品,也要少飲酒;沖涼不宜用太熱的水,以免皮膚的油脂被水洗走,加重皮膚乾燥。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 譚莉英

記者:李聰
攝影:陳永威、梁志永
編輯:謝慧珊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