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持續貶值,市場普遍預計可望刺激出口增長,但中國海關昨日公佈1月外貿數據,進出口卻雙雙錄得下跌。以人民幣計價,1月出口及入口,按年分別大跌6.6%及14.4%,遠遜市場預期的3.6%及1.8%增幅;以美元計價,上月的出口及入口則分別減少11.2%及18.8%。分析師普遍對前景悲觀,但1月份貿易順差卻錄得4,062億元人民幣,高於預期的3,890億元。
續經香港作假貿易
中國期內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全部大幅下跌,其中最大貿易夥伴歐盟出口跌7.4%,第二大的美國跌9.9%,第三大的東盟亦跌13.5%,對日本出口則跌0.5%。而與上述地區的進口數據跌幅更甚,對歐盟和美國的進口跌14.3%和22.6%,對東盟和日本的進口則跌5.9%和11.9%。
不過,1月內地由香港進口量再次離奇暴升,在整體進口大跌18.8%情況下,由香港進口金額卻激增108%。在資本賬戶受管制下,投資者通常以經由香港進行假貿易的方式,從內地走資。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個月,內地資本外流情況越趨嚴重。
法巴報告指,受走資假貿易推動,從香港進口數字大增。中國1月進出口數據惡劣,實際情況可能更差,顯示內需和外需均非常疲弱。不過,1月貿易順差增加,當局不需要通過貶值貨幣刺激出口,有利人幣滙率穩定。海通證券則指,出口跌幅擴大,可見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外貿也受到拖累;而1月進口跌幅繼續擴大,亦反映內需未見起色。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表示,亞洲各國的貿易亦正在萎縮,韓國、日本的電子產品出口量大減,1月內地進出口均出現負增長,顯示內地和全球經濟都在轉差。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指,出口增速為去年3月以來最低;對美國、日本、東盟主要貿易夥伴等普遍大降,外需極度疲軟,外貿前景堪憂,經濟增長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