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減持】
一度被視為「神股」的漢能薄膜發電(566),憑大量與母公司的關連交易刺激業績及股價,去年高峯時市值一度近4,000億元,高過傳統藍籌股。不過漢能5月20日股價突然急插47%後停牌至今,多間公司取消合作或股份認購協議,漢能主席李河君傳資金周轉日益困難,最近更以賤價賣股套現。
聯交所顯示,李河君於去年12月21日以每股0.18元人民幣(約0.216港元)出售逾25億股股票,套現5.4億港元,但較公司停牌前3.91元大幅折讓94.5%,而李河君的持股比例亦由80.75%,減少6個百分點至74.75%,被外界視為賤價沽貨。
董事跳船 宜家取消合作
不過漢能其後在官方網站發聲明,強調當日交易是與「相關金融機構進行合作過程中的債務融資安排」,並非股票拋售行為。
事實上,自漢能5月停牌以來,除多名董事先後「跳船」外,李河君的資金周轉似面臨重大壓力。宜家傢俬(IKEA)不再與漢能合作在歐洲銷售太陽能板,12月初公司更因未能滿足條件,先後被內蒙古滿世投資及寶塔石化取消認購漢能總值達215億元的新股。
李河君曾表示自己「從未炒過股票」,指漢能至少經歷3次大規模惡意沽空,又稱漢能「不是高富帥,但他一定是陽光男孩。」然而,漢能復牌之日仍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