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兼延誤的港珠澳大橋工程再出事。消息人士透露,多條深入地底數十米的樁柱需重造,合共損失逾千萬元,部份涉事承判商隸屬中國港灣,知情者質疑趕工和地質複雜導致。路政署證實有7條大口徑樁柱「出事」,承建商需自費重造替代樁柱,認為情況並非罕見。有工程師指工程涉及逾千條樁柱,僅7條出問題「唔算太差」。
記者︰潘柏林
路政署指港珠澳大橋工程龐大而複雜,涉及大量深層及大口徑樁柱,在本地工程已建造的超過1,000支大口徑樁柱,有7支需要承建商自費補救,重造替代樁柱取代。
不過,署方未透露涉事承判商身份,亦未解釋樁柱重造的原因及涉事地點,僅稱委聘專業顧問工程師及駐工地工程人員監察承建商的施工程序和負責驗收,確保工程質素符合合約要求。
路政署︰符合結構安全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表示,樁柱深埋在地底或海底承托大橋,一般會用機械向地底挖掘一個深數十米的樁井,然後安裝臨時鋼套管並打入樁井底部,待抽走樁井內泥漿後,放入樁模和鋼筋籠後澆注混凝土,同時慢慢抽出臨時鋼套管。
黃澤恩估計有兩個原因導致失敗,包括未清走樁井底泥漿,樁柱承托就會出問題,又或傾倒混凝土時出現「黃蜂窩」,即石屎凝固時仍有氣泡在內。
據悉,有一條出事樁柱位於香港口岸人工島,直徑達3米、深入地底約60、70米,由中國港灣的承判商負責。有前線工程人員認為人工島地質受潮汐漲退影響,樁井底的淤泥清完又有,影響鋼筋籠承托力,當面對澆注混凝土衝力,鋼筋籠如「扭麻花」般變形走位。據了解一條樁柱造價逾200萬元,重造7條樁柱損失最少逾千萬元。
黃澤恩指1,000條樁柱有7條出問題,重造比率少於1%,情況不算太差,「正常地質情況、正常地下水情況,1,000支樁有7條有缺陷,唔算太差嘅。」路政署指重造樁柱符合結構安全,除了原位重造替代樁柱,亦可在樁柱附近位置,建造額外數支樁柱代替。
有知情者認為港珠澳大橋經常24小時趕工,人手和材料均有大問題,「邊度搵咁多扎鐵佬?」超時工作和追趕進度亦令工人「做嘢求其」,「趕工就有呢啲問題出現。」消息人士指人工島仍有數以百條樁柱未完工,大橋工程能否趕及2017年完工存疑,「𠵱家造樁、遲啲造橋墩、再遲啲仲要造橋面。」
黃澤恩稱無足夠資料判斷工程進度,技術上最難是用巨型鋼筒興建人工島,但這部份已經完成,「橋面同橋墩係一條死數,有經驗嘅人講你聽要幾耐做,都比較少機會延誤。」黃澤恩反而認為樁柱需鑽地數十米深,無法完全了解樁井底情況,地質因素或影響進度。
識睇睇留言
細家姐:
睇嚟盡量唔好用呢條橋入大陸啦!留番畀愛國者用啦!
Tang Kan:
條橋起好都唔敢用,唔知幾時冧!
RK Sha:
坦白講,畀大陸人做你就預咗。
Ken Wong:
民賤聯:一定係拉布拉到移位。
Anna Yip:
真係好,特登起得差可以拆,跟住再起,又出事。無限輪迴。班工人永世唔會失業,份工仲可以世襲。又咁啱攞完錢先公佈嘅,香港人𠵱家知咩叫供死會未?
Jeff Ho:
1,000條得7條出事喎,津爆夠話死得百幾人啦,中國特色統計法你信唔信?
PS WF:
攞完錢,過咗海就係神仙,睇嚟呢件事又唔使搵人出嚟負責,跟住又爆第二樣嘢出嚟。冇所謂啦,反正點錯都唔使孭鑊,到時又再出現工程延誤同超支,又要再同政府攞過錢,直情當香港納稅人水魚咁㩒,咁樣搞法,香港人點會唔憤怒,民怨點會唔爆發!
資料來源:《蘋果》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