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案,最近或有更多歐美銀行被起訴。滙控(005)及花旗等數間銀行,傳會被英美監管機構檢控,有可能面對巨額罰款。自案件於2012年曝光後,瑞銀、德銀及巴克萊等銀行,已先後被罰逾40億美元。
花旗同在起訴名單
據《華爾街日報》上周五報道,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及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經過七年調查後,正準備最後一輪民事起訴。滙控及花旗均在起訴名單之列,而摩根大通則有機會「甩身」,FCA已於去年停止調查,而CFTC雖然仍然調查,但未必起訴摩通。
歐美多間銀行涉嫌操縱Libor,紐約聯儲曾公佈部份文件,顯示巴克萊銀行涉事。其後,巴克萊與英美監管機構和解,被罰款4.5億美元。巴克萊承認在2005年至2007年期間,在Libor及歐元同業拆息(Euribor)報價時,有考慮到其他銀行報價。
瑞銀及德銀亦分別有份參與,最終兩間銀行選擇和解,分別罰款15億美元及25億美元。去年8月瑞銀及花旗前明星交易員Tom Hayes,更成為首名交易員因罪成而被判監14年。
Libor於八十年代初期出現,指定銀行按慣例於每個工作天上午11時,就隔夜、7天至1年以上利率報價,旨在為公司及其他貸款制訂利率標準。此標準亦逐漸成為銀行業參考指標,到九十年代末更成為金融衍生產品重要標準,故此變動數個基點,往往影響衍生產品賺蝕,並影響交易員所獲佣金,故促使部份人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