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未去過都應該聽過,天燈飛滿天的景像隨便在網上搜尋都可以找到相關照片,今年年初四晚已舉行過一場,情人節(14/2)和元宵節(22/2)再來第二和第三場,是藉天燈向天許願的民間傳統。
不過,兩小口子夜裏摸黑對着明亮的天燈寫上心願似是浪漫,但一刻浪漫,背後其實有價。天燈每年引起不少問題,包括燃燒後降落到森林會引起大火;降落到馬路會引發車禍;沒有燃燒而墜落到山頭會導致污染;而升空期間又可能撞上飛行中的野生雀鳥......溯其源,最傳統的天燈以棉紙和竹蔑製成,面積細小,高不過30公分,靠燃燒沾有煤油的金紙升空,火勢於高空延竹蔑蔓延至燈罩,着地時一般已徹底燃燒,不會做成火災;即使沒有燃燒,由於都是自然材料,不會做成污染。不過,隨着天燈商業化,加上放天燈成為旅客熱門活動,為招徠,天燈越整越大(高至4尺都有),往往未燒盡已着地;而為了加快生產速度,材料改以更易製作的鐵線和塗上物料不易穿破的紙,甚至改用塑膠物料,降落後不易被分解,成為垃圾。
台灣環保局平日已推出回收計劃,鼓勵民眾以天燈殘紙換日用品,如5張換一個垃圾袋,10張換1包紙巾,50張換一枝洗潔精等,去年天燈節過後,當局就回收到31890張天燈殘紙,大部份是義工隊自發執拾回收的工勞。
很多原本沒有問題的傳統,往往因為旅遊業或商業化而變質,又或因規模過大而出現問題。作為遊客,呈一時之快係過癮,禍患卻由當地人執手尾,勸大家還是三思三思。
記者:曾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