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新年】印度人排燈節 氣氛好過農曆年

【另類新年】
印度人排燈節 氣氛好過農曆年

每年一式一樣的農曆新年,不外乎有利是、揮春,年糕等等。原來多年來,一直有港人慶祝另一個鮮為人知、類似新年的節慶,他們會點起蠟燭,及穿起不同的傳統衣裳,氣氛熱鬧,這就是印度裔港人的大日子 ── 排燈節(Diwali)。
記者:葉瑞媚
攝影:王俊龍 梁清偉 楊觀賜

每逢新曆10月至11月期間是印度人的排燈節,地位有如他們的新年。他們會點起蠟燭慶祝,喻意光明打敗邪惡、黑暗。儘管印度有不同族群,傳統文化未必完全一致,但大部份印度人都會慶祝排燈節。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少女Kameldeep,在排燈節當天便跟家人到灣仔錫克廟祈禱敬拜,正如大年初一華人會到廟宇上香拜神一樣。採訪當天,Kameldeep穿起Salwar Kameez ——  一種長襯衫配搭寛鬆長褲的女生衣飾,「我們平常不會穿上傳統服飾,是今天才有機會穿着,所以很開心呀。我在香港出世,有時會忘記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但現在是一個機會去接觸和認識」。

另一位印度裔少女Gurwinder同樣在港土生土長,卻也對自己的民族傳統有份執着。就算在香港不容易買到印度菜的材料,她依然堅持與家人自行烹調傳統食物,例如是Ladoo及Gulab Jamun等,並在家中簡單地點起蠋光,慶祝排燈節。

印度裔香港人大約只得28000多名,慶祝傳排燈節這樣的節日時,街上不會有任何燈飾,一般人根本不會為意。然而,比起氣氛越來越淡的農曆新年,他們鄉里之間的過節氣氛,似乎比農曆年熱鬧得多。中文大學人類學譚少薇副教授認為,節日是少數族群尋找認同感的機會,有助族群團結,「可能少數族裔在香港主流社會獲得的認同感不足,所以需要回到自己的社區,才得到認同」。

少數族裔可在節日找到身份認同。那麼,在「真香港人」的年代,農曆年對我們又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