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愛調轉來戀,是最有效的愛情保鮮方法。
離過婚,滄過海,中年,事業成功的好友如此告訴我。閃電結婚至今兩年多,二人依然愛得冧甜旖旎,沒有一天不想你。拍拖幾個月便同居,同居幾個月便求婚,一切都那麼不可思議。然而兩個都是成熟認真深思的人。男家說,今次我愛得很不一樣,一開始沒有對對方特別好,沒有翻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來賣武,反而最誠實最赤裸最核突的都先揚出來,如果她這樣都愛你,之後就不是問題,關係和相處,就不會走下坡,不會反高潮。
「我以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是比在戰爭或革命的時候更素樸,也更放肆的。」-張愛玲,說人是最拿不準的,但她談愛情永遠百步穿楊,刺透紅心。她說的放肆和素樸我都明白,都奮不顧身過,也純粹過,相愛再難也會愛,愛不是問題,如何一直愛下去才是真章。
墮入愛河不難,失去平衡就可以,如何不墜出才是工夫。美國心理學家Arthur Aron有一套「墜入愛河36問」,和中國的三十六計無關,但研究發現,任何兩個人想變成情侶,找個時間來好好對問這36條問題,然後彼此做一件簡單的事,就可以令兩個陌生人戀起愛來,約會拍拖屢試萬靈。
本來我是想談談這些問題的,它們分三組,每組12條,每條問題看似獨立但也相互呼應層層深入,志在令兩個人卸下裝備和修飾,願意好好赤裸和脆弱坦誠。Aron博士發現“mutual vulnerability fosters closeness”,當雙方都容許自己在對方面前脆弱,兩個人就會變得親近,走進了彼此的內心、真血真肉部分,非日常皮笑肉不笑偽裝的表皮,是真心無印無添加無防護真心處。
「任誰都可以,天下間你會挑選誰和你共晉晚餐?」
「你想成名嗎? 怎樣成名法?」
「打出一個電話之前,你會預演一下你會說什麼嗎?為什麼?」都是第一組的問題。
「你此生的最大成就是什麼?」
「友情之中你最重視的是什麼?」
「你最寶貴的回憶是什麼?」上述三條屬於第二組。
「你對上一次在別人面前哭是幾時?自己一個哭又是哪時?」
「告訴對方一件你已經喜歡了他/她的事」
「有沒有什麼,對你而言,是太嚴肅至不可能拿來說笑的?」最後一組的其中三條問題。
問題答完之後,最後一個簡單任務,是彼此對望4分鐘。不說話,純對視相看,4分鐘。原來,這才更是殺着,輕於鴻毛的兩分鐘已足夠腳震,四分鐘卻是另一境界,另一人間。
本來我真是想談談這些問題,看清楚,可能很多人、不同關係的人,相處了十年、幾個十年,都沒有如此翻開彼此來讀過,來懂得對方。那麼說穿了,相愛不難,找一個彼此願意打開城門的人,放下社交盔甲世俗戲服,好好讓彼此翻閱大家的肌理細紋,心細情細地撫摸對方斑駁的歲月和傷痕,開心見誠坦白分享你做人處事、重視的價值,發生過的厚薄點滴,深刻的甜苦,連脆弱虛榮不完美都可以一起面對,當中有很多信任,有愛、就敢愛。
”Follow your bliss”,美國著名作家Joseph Campbell的成名絕技絕句。其著作《Pathways to Bliss: Mythology and Personal Transformation》,主力普渡苦短的人生。人生那傢伙,多難纏又傲慢又化學又無常脾氣又怪,能夠追隨幸福,自我就可以一直進化變好,人生就能夠苦海安渡,問題是關於愛情和婚姻,世人忘記了“Perfection is inhuman… What evokes our love… is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human being”。完美很離地,太多愛情,像李敖寫《上山.上山.愛》,無限風光在結婚,在頂峰一直追求完美,等待對先生和對小姐。強如James Joyce寫情書給他的Nora:「我體內沒有一顆愛的細胞不是屬於你的」,那時候,談刀槍不入的愛情,無堅不摧無人駕駛無往不利,結婚相處柴米油鹽紅塵,拂了一身還滿,婚後瘋戀冷靜下來面對現實隨時見鬼,隨時變成「下山.轆落山.恨」。Joyce後來形容自己「極度絕望,徹底受辱」,同一個Nora。
在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教授寫作的Mandy Len Catron寫了一篇文章,她跟着Aron博士的問題找個男人實驗,其貌不揚的她真的拍拖了,成功戀愛了。那篇文章網上瘋傳至癲喪狂,她紅得上了TED成為講者,說「墜入愛河不難」。難是選擇繼續相愛,選擇走一條難行路。愛上之後,蜜月狂戀期是不費力的,好戲和殺機從來在後頭。
「面具從臉上滑落,脫下理想的投射,對人類美麗的不完美甘心投降」,英國劇作家Tom Stoppard 寫了可能是世上最精闢的愛的定義。
Follow your bliss不難,相愛不難,在過程中生還,最難是接受自己、對方和人生的不完美,Joseph Campbell的智慧一字記之曰:慈悲。
「因為相知,所以懂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也給張愛玲看透了,但能應用有幾人?未能慈悲,可能未夠珍惜。可能相愛太易?
如果你找到一個人,一個你最想留住的小幸運,愛得像花生漫畫說「愛是,把最後一口美味留給你」,記得相知、懂得、慈悲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