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樓巿氣氛仍甚低迷,加上來年供應量較多,故不少投資者皆按兵不動。住宅市場沒有投資機會,部份投資者則轉投寫字樓市場,並準備資金撈底入貨。
對大多數的投資者而言,不買當頭跌,但筆者認識一位投資者,就專在當頭跌入市。該位投資者現時轉投寫字樓市場,至於入市則要低價高回報。何謂低價?就是要低市價兩成,高回報就是要有4厘回報率。在現今市況下,也不難找到這類等錢用而肯低價出貨的業主。就是這樣人棄我取,該名投資者就在新年前兩度入市。他入市的物業不一定要優質,但一定要夠平,只要低過市價兩成以上,他可以不看樓就入市。
筆者最近與該名投資者討論投資前景,他一再表示,他本人並沒有水晶球,也不知樓價最終會調整多少,所以他不會期求在最低價入市,設定超平撈貨價,到價就買。該名投資者的做法,未必可以在最低位入市,但起碼可以保證不會錯過在低位入市的機會,倘按他的方法入市,當然仍有機會捱價,不過這總比高價追貨稍為安全。
去年第四季,樓價的調整幅度比預測高,平均跌幅已達一成,部份跌幅更達兩成,倘按這跌幅繼續調整,樓價可能今年內某月完成調整,究竟會否在下半年出現,實難預測。不少投資者都希望在絕對安全環境下入市,就是這原因,大部份人都錯過低價入市的機會。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