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投機客:動地驚天大賺過 - 灝昇

八十後投機客:動地驚天大賺過 - 灝昇

他和她曾經是朋友眼中郎才女貌的一對,由學生時期,兩人便相愛着,經歷了十個年頭,他溫文爾雅、沉默寡言,她大情大性、喜愛刺激。他對她呵護備至,疼錫有加,給予她承諾,有如家人一般的愛、感情,本應是恩愛的一對,直至她遇上了另一個他,這個他帶給她的不是照顧、不是承諾,只是激情、轟烈,奈何,她只想要一次轟烈。
有如黎明所說:「有冇機會拍拖,同見鬼一樣,都係要講緣份嘅。」將見鬼和拍拖相比,足見他認為愛情和見鬼一樣都是低機會率事件。事實上相愛很難,拍拖,走到共諧連理,白頭到老,實在是一種黑天鵝事件,浪漫的說法,這便是緣份。
很多人都抱着「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想法去尋求一次又一次的轟轟烈烈過程,在愛情上無懼世事變改,還是越難越愛,結果遇上一次又一次以為是真愛的衰人,負心漢。股市之中,很多人總想乘風破浪捕捉每次的小浪和漣漪,在跌市中既想博反彈,又想博完反彈又再沽,結果遇上一次又一次的假動作、被止蝕,被左一巴右一巴,最後回到一個老問題:「你想沉悶地贏錢,還是刺激地輸錢?」
回到他和她的故事,人之所以喜愛煙花在於其一閃即逝,短暫的好可以用來回味,她和另一個他的愛情故事亦一樣,稍縱即逝,熱情和煙花一樣,轟烈結果換來碰壁,她傷心,但原來他一直等待,他的承諾沒有改變。此時,她才明白細水長流的走到最後,回望的一剎那才是最轟烈。
《黑天鵝效應》的作者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沒有選擇炒得轟轟烈烈,大部份時間只是控制注碼買入極度遠價認沽期權,去博一些低機率事件的出現,同時避免輸大錢,令自己的策略可以細水長流。由於黑天鵝事件出現率極低,於是多數遠價期權只會淪為廢紙,而組合亦是一等再等。正所謂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在太平盛世之下買入的期權多是不值一文,不過一旦黑天鵝事件出現,回報動軋數以百倍計,十分和味。結果塔雷伯在87股災、金融海嘯等金融危機中賺個盤滿缽滿,平常只是散打一下,務求打和過過日辰。
他贏得轟烈嗎?一點也不,多少年間忍耐着零星細注的贏輸,不心雄,不刺激,但時機一到,便贏得轟烈。轟烈,不用經常有,人生中數次就夠了,用心經營,到最後回望時,才發覺細水長流而又持久的策略才是贏得最轟烈、愛得最轟烈。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情人節,亂市之下,祝大家動地驚天的愛戀,動地驚天的捉一次大浪,不做多餘動作,只等待機會待彈而沽!

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