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寶貴,老病死到底又是甚麼的一回事呢?看下去要有心理準備,因為看着惡疾吞噬生命、看着生命慢慢消逝,是非常殘酷的一回事,但讓人好好反思生命。
安樂死向來是極具爭議的議題,英國廣播公司(BBC)周三播出紀錄片《如何死:西蒙的抉擇》,紀錄一位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與親友的生活點滴,以及他安樂死的片段。大批觀眾看後感到沮喪,直言內容是「他們看過最悲哀的」。
57歲的西蒙‧賓納(Simon Binner)是一位商人,與51歲太太育有兩女,生活本來幸福美滿。他去年確診患病,攝製隊追蹤他死前數月與親友的最後時光。紀錄片一開始,賓納與太太在酒店度假慶祝結婚14周年紀念,太太問他是否感到快樂,賓納只能對鏡頭舉拇指笑示意,皆因他已失去語言能力。劍橋大學的老同學因為他而提早舉行年度聚會,有口難言的賓納卻未能在晚宴上與老同學暢所欲言。
要安樂死談何容易,一家人在紀錄片中,也曾不斷掙扎,賓納太太坦言:「首先,我不認為這是件對的事,其次,更重要是,我不認為他真的想走。」可惜賓納的病情不斷惡化,他在紙上寫道:「假如我是單身,我早就走了,但我不是,我對其他人有責任。」
賓納擔心自己很快就完全失去溝通能力,再寫:「下周有看護來幫我沐浴更衣,我討厭這。侮辱、無助,最重要的是-不人道。」疾病不斷打擊賓納,到10月,他曾嘗試在家中上吊,他與太太終於同意,送他到瑞士安樂死。
去年10月19日,在太太及4名朋友陪同下,賓納躺在床上捉著太太的手,他預先錄好的說話徐徐播出,訴說他對太太無盡的愛,語畢他按下機關為自己注射安樂死藥物,之後一副棺木推入房間。BBC本來計劃播出賓納的屍體畫面,以及詳述他用來安樂死的藥物,後因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施壓而刪除片段。
紀錄片道出人生的無奈與悲哀,賓納太太認為有必要拿出來讓公眾討論:「我會說這是部美麗的紀錄片,我們成功展示(安樂死)爭議的複雜性...這可發生到任何人身上。展開辯論是非常重要。」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