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玩藝術無界限登陸火星其實唔難

科技人玩藝術無界限
登陸火星其實唔難

有人認為藝術是無拘束的情感演繹,不應被量化。但來自日本的數位藝術品也許能令你對「科技藝術」有一番新體會。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由日本創作公司teamLab與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合辦的「數碼生活空間與未來公園」展覽,最近來到三藩市灣區門洛帕克(Menlo Park),自上周起至7月1日期間向公眾開放,展出13件充滿日式風格的互動裝置藝術品。

來自日本的展覽策劃人工藤岳(Kudo Takashi)認為傳統亞洲畫作都較平面,於是與團隊利用各種科技製作3D互動藝術裝置,令傳統畫作呈現3D立體紋理。細心一看,你更會發現畫內景物會隨你的視線「動起來」。

參觀者更能透過該裝置上太空!下載特定QR Code後,在智慧手機上一按,你就可隨意將自己身處的「水晶宇宙」(Crystal Universe),轉換成喜歡的星球環境,登陸火星「不是夢」!

《蘋果》專訪策劃人:藝術和意念應超越界限

工藤為確保展覽質素,將在美國逗留數周。他透露今次展覽裝置的創作靈感來自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Mona Lisa),因為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過去,「她」都會回望賞畫人,帶來互動。有關構思生成後,他就交由公司一眾科技專家及藝術家,準確設置鏡頭和感應器等位置,將作品3D化。他希望今次展覽,能如自己的其他作品一樣,令人反思個人、藝術和自然世界的關係,「在這裡,你可以成為藝術品一部分,與藝術成為一體。」

他又說:「實體場景有限,但藝術和腦中的意念無限。」就如其作品「超越界限的撲蝶」(Flutter of Butterflies Beyond Borders)中的蝴蝶,可以飛離屏幕的邊界。不過彩蝶也有現實的一面,如牠們被你「撲」到,就會被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