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唔慘,因為爸爸媽媽好愛我,無放棄過我!」患先天性肌肉萎縮症的11歲女童阿怡因手腳無力要坐在輪椅生活,成長路上滿是崎嶇,但她沒放棄,父母家人是守護神。去年她接受大手術,化解了脊骨彎曲壓肺的死亡威脅,但近月受痰涎困擾,《蘋果日報慈基金》得知情況助她購買吸痰機,免受多痰阻礙呼吸之苦。阿怡感謝施援的熱心人,來年努力讀書,向成為設計師的夢邁進。
記者:梁偉權
阿怡出生時肥肥白白,眼仔碌碌,十分精靈,跟其他嬰兒一樣可愛,她是家中長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7個月大時,父母發現她雙腳無力,曾經求醫,1歲時抽血檢驗終確診患上先天性肌肉萎縮症,之後病情惡化,腰部亦無力。
阿怡的病情讓父母要付出加倍心力照顧,但最大考驗是阿怡媽媽懷上第二胎。她憶述「阿怡一直長大,體重增加,照顧起來比較吃力!當時懷有細女,挺着巨肚,家務及帶阿怡上課都是自己一個人做!」她說,懷有幼女7個月時,因經常要抱阿怡,加上過累曾出現早產迹象。
當時阿怡要坐輪椅出入,「最深刻是有次接阿怡放學,當時下大雨,前面孭着一個,又要推一個,仲要攞雨遮,全身濕晒!」幸好及時發現,她小心護理自己,最終順利誕下幼女。
同時照顧兩個女兒,擔子不輕,阿怡媽媽自勉加倍努力,她說最大回報是看到阿怡情況好轉,而懂事的阿怡亦十分乖巧,開朗性格讓她可以樂觀面對自己的病情。阿怡說,正面的態度讓她可以正面面對生活上的逆境困難,「有次行街,有個婆婆同我講『你好慘呀!』」但阿怡卻說「我一啲都唔慘,因為有爸爸媽媽錫我!」
阿怡媽媽說,女兒這番話令她十分意外,她曾問女兒「如果有隻新藥,食咗會行得番!你試唔試!」阿怡想了想便說「依家生活好滿足,好幸福,即使行唔到都 可做其他事,一家人一齊已經好開心!」讓她刮目相看。
阿怡就讀特殊學校,成績不差,但難關去年出現,當時她脊骨出現嚴重彎曲,最差時超過80度,可能壓住肺部,影響呼吸,甚至引致肺炎,若情況嚴重可致呼吸衰竭致命。」
醫生向阿怡爸媽分析手術利弊,最後衡量到不動手術會有生命危險決定接受,幸好手術成功。由於阿怡肌力弱,常受多痰困擾,需用吸痰機抽痰。
展望未來,行動不便的她早有打算,她說希望做設計師,因為可以用電腦輔助繪圖設計,將心中構想畫出,現時正朝圓成夢想進發。
近日,「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關顧主任得悉「阿怡」需要購買吸痰機,隨即轉交其善款協助她購買。「阿怡」很感謝「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及善長對她的關顧及襄助,使她可健康地生活。關顧主任將繼續跟進其所需。
「阿怡」暖流編號:C3177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