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食滯,彷彿是每年的例行工事。過年面對各式美味的糖果與糕點,加上豐富的菜式,在飲食上難免會「過食肥甘」,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熱量,繼而食滯,亦即是中醫所指的「食積」。
食滯成因與症狀包括:
1.飲食停滯胃脘,胃失和降,氣機不暢,則胃脘脹滿疼痛而拒按。
2.平素脾胃虛弱,當飲食不節,食積於內,拒於受納,故不思飲食。
3.腐敗穀物挾腐濁之氣隨胃氣上逆,故口臭、嘔吐、噯腐吞酸或吐酸腐食物,吐後胃氣暫時舒通,故脹痛得減。
4.食滯腸腑,阻塞氣機,則腹痛、矢氣頻頻、排泄物帶腐臭味,或大便秘結。
5.食積容易化火,胃熱誘發肺熱,形成肺熱蘊積,導致咳嗽不止、爆發暗瘡。
6.情志不舒、久病或養生不慎影響臟腑虛弱,皆可形成胃失和降,出現食滯情況。
對於素來消化功能不差,但一時食滯者,可嘗試以下方法消滯:
消滯山楂麥芽水(1人份量)
材料:山楂3錢、炒麥芽5錢、炒谷芽5錢、蜜棗2枚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同放入煲,加入適量清水先浸30分鐘,然後大火煲沸,再轉慢火煲30分鐘即可飲用。
服法:餐後飲用。每日飲用2次,連服2天,以觀其效。
功效:健脾助運、消食解膩。
禁忌:胃酸倒流、胃酸過多、脾胃虛弱及孕婦不宜使用。建議大病、久病及長期病患者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資料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譚莉英博士
記者: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