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嘴 銅鑼灣 擬拓建地下街

尖沙嘴 銅鑼灣 擬拓建地下街

【本報訊】日本地下商店街是港人購物熱點,此類大型跨站地下街有機會在本港出現。政府擬在4區拓建地下空間,初步考慮將天后、銅鑼灣及灣仔北以地下街接駁,又研究將灣仔南北部以地下空間連接,尖沙嘴地下街亦可擴大及駁至佐敦,下半年將展開首階段公眾諮詢,期望明年底公佈地下空間總綱圖、訂立優先發展項目及發展指引。

減少人車爭路

政府2013年提出發展地下空間,其後將研究範圍鎖定尖沙嘴西、銅鑼灣、跑馬地及金鐘/灣仔,去年中展開研究。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何英傑稱,市區地下空間有助增加商業設施及文娛場所,優化區內連接,認為屬本港最大型地下街的尖沙嘴港鐵站地下連接系統有潛力擴大,解決人流及車流密集問題。
何指海防道是貫通彌敦道及廣東道的主要道路,經常人車爭路,認為可研究加強區內東至西、南至北的地下連接,更可接駁至佐敦站,「但市民會唔會怕行得太遠?點樣行先令人享受?係咪可以加入文化或商業元素?」何又指未來灣仔北將設港鐵站,有潛力打造大型地下街接駁灣仔南北或銅鑼灣、天后,減輕灣仔柯布連道天橋的人流負荷。是次研究亦包括在維園拓建地下城及以地下街接駁維園及銅鑼灣港鐵站。何指擬將商業設施交私人營運,形式未有定案,但需考慮管理問題。
海外不少國家建有地下城,如加拿大蒙特利爾地下城就有逾50年歷史,行人步道長32公里,連接10個地鐵站及63幢大廈,每日人流達50萬,何指該處天氣冷,地下城可避寒,近年本港天氣越趨極端,地下街亦有助市民避開嚴寒天氣。日本亦有不少地下商店街,如東京八重洲地下街,以及單車場、停車場。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