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遊客 走私48kg瀕危鰻鱺 值42萬 料運往中日韓做食材

西班牙遊客 走私48kg瀕危鰻鱺 
值42萬 料運往中日韓做食材

【本報訊】日本對鰻魚需求甚大,令鰻魚漲價,走私變得猖獗,繼上月5日,海關破獲西班牙來港航機偷運歐洲鰻鱺後,前天又於一名從西班牙來港的男旅客寄艙行李中發現48公斤、約值42萬的歐洲鰻鱺,並從上海抵港的一名男子的寄艙行李內,發現兩塊受管制動物皮草。
記者:曾海帆

前日傍晚,海關關員在一名從上海抵港男子的寄艙行李內,發現兩塊受管制動物皮草;之後關員向一名從西班牙畢爾包出發,經法國巴黎抵港的男旅客進行清關時,其3件寄艙行李中發現共48公斤歐洲鰻鱺。該批歐洲鰻鱺被人裝載在透明膠袋內,裏面有水,由於該批鰻鱺幼小,相信是幼苗。
該批鰻鱺已轉交漁護署跟進,漁護署發言人指已從海關接收該批懷疑歐洲鰻鱺,全部已死,屍體被妥善保存。根據《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任何人非法進口瀕危物種,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監禁兩年。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指日本當地鰻魚幾被吃光,現時主要靠中國出口,但在大需求下鰻魚價格越來越貴,歐洲鰻鱺每公斤售價更高達1,000多歐元(約8,800港元),引起走私歐洲鰻鱺活動,料轉運往日本、韓國和中國,主要作燒鰻肉及做滋補湯水。

歐洲種無法人工養殖

他指歐洲鰻鱺的生存狀況不樂觀,70年代起至今數目下降逾九成,現已是極危物種,由於鰻魚是會返回出生地傳宗接代,由於歐洲近年興建不少水壩,直接影響到產卵問題,加上水質污染及濫捕,皆令數目下降。他又說,飛機走私鰻鱺普遍,因鱔類生存能力較強,用膠袋盛水加氧氣,鰻魚一般能存放一段時間,故走私相對方便。
歐洲鰻鱺普遍長60至80厘米,原產於大西洋,目前無法人工養殖。

歐洲鰻鱺 互聯網圖片

歐洲鰻鱺小檔案

學 名:歐洲鰻鱺(Anguilla anguilla)
身 長:60至80厘米
特 徵:體圓細長,腹部銀色,鰓孔在圓形胸鰭前
產 地: 原產大西洋包括地中海、波羅的海、北非摩洛哥、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等海域
食 物:蝦、蟹、貝及海蟲
狀 況:瀕危物種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