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傾吓:政府急推地的惡果 - 范統

大家傾吓:
政府急推地的惡果 - 范統

今次我想講下特區政府賣地的一些有趣現象。眾所周知,香港消費者的權益由買一瓶飲料到買一層樓宇,都受到法例保護,比方說,罐頭要列明來源地、製造年份、到期日、食物成份,而發展商售樓說明書亦要詳細列明所有間隔尺寸、裝置、裝修物料及設備、物業面積、物業四周環境(包括交通及社會設施)、鳥瞰照片、政府批地文件和公契的摘要等等。
大量資訊的繁複程度令一般人難以明瞭。雖說香港的售樓說明書是全世界最複雜,但政府原意亦是希望能保護到小市民。
既然小市民消費權益受到嚴密保護,作為發展商向政府買地,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呢?答案是:否!

土地評估多 拖延發展步伐

以前政府賣地,所有地皮都是熟地,即是那塊地是可以立刻發展,並無任何隱藏問題(除了地質可能影響地基設計,政府一向是不保證),但是這幾年賣地,情況已大大不同,大部份地皮拍賣都有附帶條件,最常見的是:
1)要發展商作出多樣評估:評估包括噪音評估,交通評估,環境撞擊評估,污水系統及雨水系統容量評估等等。發展商買了地之後,要向不同部門遞交不同評估,而不同部門會列出不同條件,要地產商遵守,最甚者就是部門之間的條件有時互相矛盾,即順得甲部門,則乙部門不能接受,以致地產商無所適從。若不能令所有部門滿意,地產商根據批地條例是不能開工建設,令到發展時間大大拖長,令致利息支出及資金何時回籠均無法估計。
2)要發展商代政府擴建道路或斜坡維修:最近政府有一塊地流標的原因之一,是斜坡維修及保護的面積是地皮面積的十倍,令發展商卻步。既然小市民買一罐罐頭也受到保護,為何地產商動輒用幾十億元發展項目,卻不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呢?

地皮急推出 對發展商不公

政府四周搵地,增加土地供應,以壓抑樓價,本是好事,但突然要大量增加土地供應,以致一些地皮在未有充足條件下,也要急就章推出,要發展商承擔所有不明朗因素的責任實有不公!
發展商為了增加土地儲備,頂硬上也要投地,出價時就會將所有不明朗因素而有可能衍生出的額外費用,皆計算在出價內,令地價因而上升。
其實若政府在賣地前,將所有評估作內部協調及解決問題後才推出土地,所需要的時間及費用定必比地產商少,而地產商出價就不會含不明朗因素的費用,成本平了,將來賣出的樓價亦可以相應減低,最終得益的是小市民。

范統
mailto:fan.donald@gmail.com